2016下半年(2016—2017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科研工作主要是根据区教研室的工作意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强化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意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教科研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促进教研方式的转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丰富学校内涵,提高学生素质。
按学期条线工作计划开展课题研究、继续教育、校本教研等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方面
1、本学期区级课题共有六项在研,均通过校园网上的课题管理网站,进行过程管理,由各课题组长组织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其中何志良主持的数学课题、蒋锡凤主持的综合实践课题、范勤霞主持的英语课题、陆永新主持的体育课题、蒋青月主持的语文童话课题于12月份参加区统一组织的会议鉴定,顺利结题。
由蒋钘主持申报的青果在线课题,经过一系列培训、开题论证,于6月份被立项为中央电教馆重点课题子课题。自立项以来,课题组在校长室、教科室的高度关注下,开展了三次课题推进会,两次技术培训,并认真参加总课题组的系列活动,扎实做好研究工作。
2016年11月,学校派骨干教师参加在徐州举行的“十三五”全国教育技术课题开题论证会,我校李建福校长担任负责人的“个性化学习平台提前干预小学数学易错点的策略研究”课题通过立项。自立项以来,组建了课题组,通过武进教育网的统一网站进行课题管理,并举行了一次课题培训会。
由张春方主持申报的语文课题,经市规划办初审,于5月份通过市级立项。立项后,课题组有序开展活动,每月召开一次课题推进会,进行理论培训、学术研讨;陈明珠上了一节课题研讨课,课题组进行深度研讨,将课题研究向纵深推进。本课题于10月邀请市教科院、区教研室的专家、领导进行再次论证,申报了省“十三五”规划课题。
2、围绕期初确定的“打造竞成课堂”研讨主题,本学期开设两次校级层面的课题研讨活动,分别是语文深度学习课题、数学课题。
3、在2017年区级课题申报中,蒋锡凤老师、吕卉老师分别申报了综合实践、科学课题。
二、继续教育方面
1、按期初制订的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开展工作,认真组织参加上级开展的各级各类听课、培训等活动,以备课教研网为平台,在“校内培训”“校外培训”“研讨活动”中及时反映各项培训情况。在本学期期末考核统计中,全校老师的继续教育考核均为全勤,跟贴齐全,无一漏贴。
2、调整、完善了校级工作室制度,开展第二轮校级工作室研究工作。学校六个校级工作室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研讨活动。
3、组织参加了“武进教育讲堂”活动;组织参加了区“校长聚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组织参加各项培训活动。
4、按区要求完成教师职业规划网络培训工作。与教导处配合,共同完成继续教育各项培训活动的组织、落实工作。
5、做好继续教育学时统计工作。按教育局要求,于10月、12月分别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两次继续教育学时录入、统计工作,做好宣传发动及督促工作,使我校教师的培训学时都能符合考核要求。我校的校本培训获优秀级。
三、校本培训
1、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教科室与教导处紧密配合,协助教导处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活动,特别是邵兰芳校长来校指导,在各年级组推荐、自主申报的基础上,张校长进行了统一安排,平时的研讨活动均按计划扎实开展。在教师试上、磨课的过程中,我们主动积极地进入课堂听课,帮助上课老师一起进行教学设计,在活动中促提高。研讨时由上课老师陈述上课思路及反思,备课组长讲集体备课的得失,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发言。这样一来,既调动老师参与的积极性,又使各备课组切实发挥团结合作的作用。
2、按教育局要求,认真开展校本研修。校长、分管校长及具体负责人都参加了区统一组织的培训,回校后开展了校本研修工作会议及相关培训活动,进行了分工,开展项目研修,具体责任到人。教师人人制订校本研修计划,以校园网的“校本研修”专题网站为平台,进行动态管理。
3、开展了“校级骨干教师”培养活动。由校长室、教科室、教导处商量,确定了重点培养的青年教师;同时确定了导师人员,进行了培训,按要求进行一对一带、帮、引活动。本学期共16位老师组成8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分两个层面,一是本校的青年骨干教师,以项目促进其迅速成长,进入梯队教师行列;二是本学期刚调入本校的新教师,以项目促进其适应新的角色的岗位,尽快胜任工作,跟上年级组的步伐。
4、按要求完成“一师一优课”活动的阶段任务。40周岁以下的老师均已按要求上传课例、教学设计、课件、练习等资源。
四、其他工作
1、E学习研究团队,本学期参加区级个性化教学大赛的三位教师:蒋妍、贺小藕、蒋培华。蒋培华老师的课例获区一等奖,参加全国课例评比获一等奖,并赴武汉进行现场课展示评比活动,也获一等奖。蒋妍、贺小藕获武进区二等奖;贺小藕获全国课例三等奖,蒋妍获全国课例优秀奖。
2、信息化能手比赛活动。潘春霞、张志清分别参加区品德、语文信息化能手大赛活动,潘春霞获三等奖;张志清获一等奖,并参加区选拔赛出线,参加了在牛塘中心小学举行的常州市信息化能手大赛,获一等奖。后应邀,分别到城东小学、洛阳中心小学、湖塘实小上了展示课,将我校的个性化学习成果进行辐射。
在个性化学习、信息化能手大赛两项赛事中,学校的团队凝聚力得到充分体现,在长达两个多月的反复试上、磨课、调整课件、技术攻关、协作片比赛、区级比赛、市级比赛等活动中,我校语文、品德、数学、英语组的多位老师任劳任怨,积极参与,良好的团队是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
3、我校承办区信息化能手比赛活动,区内五位协作片一等奖的老师到我校进行了选拔赛。我校各部门充分配合,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提供了良好的比赛环境,五年级所有学生课堂表现得到参赛学校、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
4、我校承办湟里片“校长聚焦课堂”现场活动,本片共7位校长进行了公开教学,其中3节数学、4节语文,涉及四、五、六三个年级。我校认真准备,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开足开齐多媒体教室,为本次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优质服务。
5、认真配合、积极支持,做好科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的相关工作。吕卉老师上学期参加了科学教师基本功竞赛的理论、说课等前期项目的比赛,本学期参加了市课堂教学考核。为了给青年教师提供好的平台,在校长室支持下,做好各项配合工作,暑假请教研室王继伟校长多次指导;开学后多次组织试上,参与磨课。经过努力,吕卉获市科学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并因课堂教学的出色表现被选入市科学核心组成员。12月初应邀到横林中心小学参加市区展示活动。
6、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工作。在新一轮市学带骨干评选中,认真组织,积极申报,范勤霞老师作为学校重点推荐对象,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在区梯队教师培养项目中,积极发动,有三位青年骨干教师申报了相应的梯队项目。协助做好周玉香老师参评全国优秀体育教师的工作。
7、组织参加各项论文大赛活动。
8、做好健康促进学校金牌验收各项配合工作;按教育局工作要求,做好协作片内各项工作。
9、作为数学化实验学校,继续参加“常州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手册”的编写工作。我校共编写了其中的三个章节,现书稿已定稿。
10、上好“校长聚焦课堂”公开展示课。
附:条线工作主要成绩:
1、区第六届教科研工作评优活动中,我校被评为“区教科研先进集体”,3位老师获“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一项课题获区“教科研优秀成果”奖。
2、我校作为市数字化实验学校,参加“常州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手册”的编写工作。我校共编写了其中的三个章节,现书稿已定稿。
3、我校参加全国教育技术学会,成为会员单位。
4、我校在2016年度“青果在线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表现优异,被常州市教育局评为先进集体。
5、市、区信息化教学能手小学语文比赛:张志清执教《天火之谜》,获区一等奖、市一等奖。
6、区信息化教学能手小学品德比赛:潘春霞执教《我们为祖先而骄傲》,获区三等奖。
7、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比赛:
蒋培华执教《小小商店》,获区一等奖,全国一等奖,并赴武汉上现场展示课,获一等奖;
贺小藕执教《认识面积》,获区二等奖,全国二等奖;
蒋钘执教《平面图形面积总复习》,获区二等奖,全国优秀奖。
8、区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比:
陶欢《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助语文课堂教学一臂之力》获一等奖;
蒋培华《精彩细节,精彩白板,精彩课堂》获二等奖。
9、区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
王佳波《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获一等奖;
王小利《Chinese Festivals》课件,获二等奖;
钱彩华《认识平面图》课件,获三等奖。
10、区课例、微课大赛:
蒋培华《认识平面图》课例,获一等奖。
徐丹《时态系列学习》微课,获一等奖;
蒋钘《平面图形面积推导》微课,获三等奖。
贺小藕《数数》微课,获三等奖。
11、市、区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吕卉获市二等奖,区一等奖。
12、我校2016年度区教育学会论文评比结果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等次
|
1
|
李红燕
|
创设有效情境 追求本真的小学课堂
|
一
|
2
|
范勤霞
|
基于互联网学习环境下的绘本教学尝试
|
一
|
3
|
徐 丹
|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设计的探索研究
|
二
|
4
|
许玲燕
|
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
二
|
5
|
杨亚君
|
互动生成,让数学课堂插上创新的翅膀
|
一
|
6
|
陈志强
|
善待学生之错,收获异样效果
|
二
|
7
|
虞兰琴
|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打造厚实的数学课堂
|
二
|
8
|
王东
|
既见儿童,亦见作文
|
一
|
9
|
陈文瑶
|
三驾马车,再现生活
|
二
|
13、第十四届“蓝天杯”论文评比结果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等次
|
1
|
李建福
|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让复习课从结构走向建构
|
二
|
2
|
陈明珠
|
品读感悟表达——说明文教学例谈
|
二
|
3
|
范勤霞
|
于互联网学习环境下的纪念会教学尝试
|
二
|
4
|
蒋妍
|
个性化学习环境下数学易错点的提前干预策略
|
二
|
5
|
许永伟
|
小学生作文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
二
|
6
|
张志清
|
写作密码初探
|
二
|
7
|
张志清
|
随文练笔,为写作启航
|
二
|
8
|
刘晔妍
|
让品德课堂回归生活
|
二
|
9
|
贺小藕
|
小估算彰显大智慧
|
二
|
10
|
蒋青月
|
用童话浸润孩子的心灵
|
三
|
11
|
徐红梅
|
关注课堂对话,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实施策略
|
三
|
12
|
徐景
|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
|
三
|
13
|
陈志强
|
当“数学课堂”邂逅“大E时代”
|
三
|
14
|
杨亚君
|
关注细节,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
三
|
15
|
赵文娟
|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研究
|
三
|
|
|
|
|
14、上半年省级以上发表
作者
|
论文题目
|
发表刊物
|
刊号
|
发表时间
|
徐景
|
《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
|
《新课程》
|
ISSN1673-2162
|
2016、3
|
蒋锡凤
|
《在综合实践中展现地方文化特色》
|
《读写算》
|
CN42-1078/G4
|
2016、5
|
汪娇美
|
《小学数学课堂上关注细节教学之我见》
|
《考试周刊》
|
ISSN1673-8918
|
2016、3
|
陶欢
|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
现代与经典论文评比一等奖
|
|
2016、4
|
王东
|
《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语文教学之我见》
|
现代与经典论文评比一等奖
|
|
2016、4
|
王萍
|
《利用数字资源优化语文童话教学研究》
|
《成才之路》
|
ISSN1008-3561
|
2016、5
|
蒋培华
|
《利用细节创设活而不散的数学课堂》
|
《考试周刊》
|
ISSN1673-8918
|
2016、1
|
贺小藕
|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
|
蓝天杯教学设计三等奖
|
|
2015、12
|
贺小藕
|
《认识图形》
|
录像课例全国三等奖(新媒体新技术)
|
|
2016、4
|
15、下半年省级以上发表
作者
|
论文题目
|
发表刊物
|
刊号
|
发表时间
|
陆永新
|
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课课练活动水平的有效评价
|
《教育科学》
|
CN50—9207/G
|
2016、6
|
蒋青月
|
用儿童的方式展开童话教学
|
《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2016年第81期
|
徐红梅
|
动起来更精彩
|
《学习方法报》
|
21-983
|
2016、12
|
李春香
|
以体验教育为载体的少先队员责任意识培养的策略分析
|
《学习方法报》
|
21-983
|
2016、12
|
许永伟
|
教学中的导学艺术
|
《学习方法报》
|
21-983
|
2016、12
|
蒋文丽
|
浅谈提高英语自主探究式阅读的有效性
|
《小学教学参考》
|
ISSN1007-9068
|
2016、10
|
徐景
|
浅析提升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
《内蒙古教育》
|
ISSN 1008-1216
|
2016、11
|
吴如月
|
浅析学生英语自主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
《小学教学参考》
|
ISSN1007-9068
|
2016、12
|
许晓秋
|
一节从“独立思考”开始
|
《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2016年第95期
|
许晓秋
|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
《学习方法报》
|
21-983
|
2016、6
|
陈志强
|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
《成才之路》
|
ISSN 1008-3561
|
2016、8
|
王佳波
|
微视频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成才之路》
|
ISSN 1008-3561
|
2016、7
|
贺小藕
|
课堂因细节而精彩
|
《考试与评价》
|
CN22-1387/G4
|
2016、8
|
蒋妍
|
选择方法,巧求平均数
|
《小学生数学报》
|
|
2016、12
|
张志清
|
例谈小学高段读写结合点的选择
|
《黑龙江教育》
|
|
2016、12
|
张志清
|
“随文练笔”教学探索
|
《小学语文教学》
|
ISSN 1004-6720
|
2016、7
|
张志清
|
探寻阅读与写作的秘密通道
|
《新课程导学》
|
ISSN 52-1148/G4
|
2016、9
|
张志清
|
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
《教学参考》
|
ISSN 1007-9068
|
2016、11
|
范勤霞
|
也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
《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2016年第64期
|
王小利
|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
《小学教学参考》
|
ISSN1007-9068
|
2016、11
|
苗一平
|
小学科学课堂活动组织策略研究
|
《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2016年第98期
|
16省级以上获奖
作者
|
论文题目
|
获奖情况
|
获奖单位
|
获奖时间
|
贺小藕
|
如何使微课视频翻转我们的课堂
|
区论文评比二等奖
|
武进区教育局
|
2016、1
|
贺小藕
|
班主任如何引导一年级小学生适应小学生活
|
区论文评比一等奖
|
武进区教育局
|
2016、8
|
范勤霞
|
新课程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
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三等奖
|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2016、11
|
王小利
|
浅谈课堂新技术的供给如何改善英语口语环境
|
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三等奖
|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2016、11
|
徐丹
|
巧用“微技能”,推动农村小学英语口语高效发展
|
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二等奖
|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2016、11
|
湟小教科室
20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