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专题网站>>工作室>>工作室概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室”年度总结
发布时间:2017-01-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明珠

 

湟里中心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室”年度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校级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这一学年的活动中,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课题研究、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作用,一方面从提高工作室成员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修养几个层面入手,促进每一位成员提高;另一方面,面向全校其他教师组织开展培训、研修和观摩等活动,促进了全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
反思和总结这一年来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动室工作规范化,制定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为确保名师工作室扎实而又开创性地发展,发挥工作室每个人的特长,工作室拟定出相关的管理办法。同时为了扎实有效地在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工作室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行事历,要求每位成员按照工作室的要求和自己的工作实际,实行自学、集中学习、网上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上各个方面的能力。
二、开展多样化的研讨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工作室围绕学校核心工作,不定期召开研讨活动,探讨教学新路子,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研讨,达成共识。本学年的主要活动有:
1、建设完善了校本化习作资源网站。把由工作室成员主要承担的央馆子课题结题相关工作完成,工作室领衔人主要负责的课题《个性化学习系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于2015年12月在杭州结题,获优秀等次。
2、深入开展E学习研究。工作室的蒋培华、贺小藕等老师认真钻研,积极参赛,参加了武进区的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大赛,蒋培华老师还代表学校参加在武汉举行的全国个性化学习大赛,获一等奖的好成绩。工作室其他成员在磨课、研课、拍课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在工作室的带动下,其他教师也积极参加课例拍摄,在武进区的评比中获得好成绩。
3、由工作室牵头,为全校45周岁以下教师举行了青果在线培训,请常州市青果在线技术服务团队的老师进行了精彩讲座。工作室成员认真参加培训,积极认真地做好青果在线各项工作。
4、工作室成员陈明珠、徐忠义老师参加常州市教科院组织的“信息技术应用手册”编写工作,陈明珠编写其中两个章节,徐忠义编写一个章节。
5、工作室成员按计划上好研讨课,认真讨论交流。
三、工作室成效
工作室活动的开展,使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快速提高。一年来参加工作室的青年教师无论从教学水平、教学策略,还是成果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主要成果如下:
(一)区级及以上课例或研讨活动
1、2016全国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应用成果展示活动中,蒋培华老师的课例获武进区一等奖,全国一等奖。贺小藕老师课例获武进区二等奖,全国二等奖;蒋妍老师的课例获武进区二等奖,全国优秀奖。
2、张志清参加市区信息化能手大赛,获语文学科一等奖;在我校承办的活动中上成果推广课,并先后到城东小学、洛阳中心小学、湖塘实小上交流展示课。
3、潘春霞参加区信息化能手大赛,获品德学科三等奖。
4、吕卉获常州市科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武进区一等奖。到横林中心小学上交流展示课。
5、陈明珠老师在“校长聚焦课堂”活动中上公开展示课。
(二)成员个人2016年度论文发表或获奖情况

成员
成果
 
1
陈明珠
《品读感悟表达——说明文教学例谈》获“蓝天杯”论文评比二等奖
2
陈明珠
编写“常州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手册”,共编写了其中的两个章节。
3
徐忠义
编写“常州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手册”,编写了其中的一个章节。
4
陶欢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助语文课堂教学一臂之力》获区电教论文一等奖。
5
蒋培华
《精彩细节,精彩白板,精彩课堂》获区电教论文二等奖。
6
钱彩华
《认识平面图》课件,获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
7
蒋培华
《认识平面图》课例,获区一等奖。
8
蒋钘
《平面图形面积推导》微课,获区三等奖。
9
张志清
《写作密码初探》获“蓝天杯”论文评比二等奖
10
张志清
《随文练笔,为写作启航》获“蓝天杯”论文评比二等奖
12
 
被常州市教育局评为“青果在线学校”先进集体
 
(三)开展活动情况: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室举行青果在线培训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室举行青果在线第二次培训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室举行青果在线推进会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室举行青果在线期末总结会
5、武进区信息化能手比赛在我校顺利举行
 
 
四、存在的问题
1、成员积极性有待提高,参与度有待加强
2、网上互动有待加强
3、网络水平有待提高
回首一年来走过的道路,感觉到的是充实与快乐。校级名师工作室这个团队呈现着极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青年教师在学习时学到了经验,得到了提高;名师在传授时发现了不足,补充了自己。同时缩小了名师与青年教师之间的距离,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研究中,名师也虚心听取青年教师的新的教育理念,工作室内形成了一股互帮互学、积极创新、共同前进的新潮流。正如工作室里有人说过:“通过与名师接触、交流、学习,觉得自己研究的脚步再不会停歇,觉得自己更要豪情满怀地学习、反思、践行。”
展望下一年的工作,我们充满信心。工作室里有这么多有思想有能力的教师,我们这个工作室一定会更进一步地开拓创新,取得更大的成效。
 
2017、1、10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