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且行,静候花开
台湾的一位知名人物,被尊称为台湾卡内基之王的黑幼龙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开得会更动人。”所有的孩子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进度成长,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我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孩子身边最亲近的“良师益友”,做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同行者”。
回忆10年来儿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感慨颇多:
一、潜移默化,滋润心灵的沃土。
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在“家庭”这一课堂里孩子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为人处世。所以父母使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平时我一再教育儿子在外要礼貌待人,在家要尊重长辈。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是这样做的,因为我知道,我的一言一行,儿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儿子俨然是个小大人,待人有礼,为人懂事。我们是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平时家里很和睦,儿子如果对爷爷奶奶不尊重,我会很严格教育,我向他强调爷爷奶奶辈分最大、岁数最大,我们必须尊重和孝敬他们,更不可以对他们用命令的口气说话。长此以往,儿子也知道要对爷爷奶奶好,为爷爷奶奶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犹记得小时候,儿子总是在我的耳提面命下制止他爸爸吸烟、打电脑游戏。可是,不知从哪一天起,儿子也喜欢上了电脑游戏,有一段时间非常入迷。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开始都是轻言细语地说:“儿子,你可以玩游戏,但不能超过20分钟,可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有一次,他又钉在电脑前玩游戏将近半小时,我怒冲冲地走过去,教训道:“说好的20分钟呢!提醒你多少遍了!”说完,拎着他的耳朵,把他拽离了电脑。他一路呜咽,理直气壮地说:“爸爸不也整天坐在电脑前,你怎么不管他?”我心想:咋坏的一学就会?当晚我就和他爸爸“约法三章”,让他要在儿子面前树起为人父的好榜样作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一定要改正,从此我们都很注意在儿子面前的言行。在我们的身教言传下,儿子慢慢学会正确对待电脑游戏,合理安排时间。通过为人父母的好的示范,确能使孩子学习到不少“正能量”。
二、架起心桥,播种心灵的种子。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其实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就是一种心灵上的沟通,情感上的互动。父母应该尊重信任孩子,首先做好孩子的朋友,其次做好父母。让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效果,架起通往孩子心灵的桥梁,家庭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自从儿子上幼儿园起,每天放学回家后,我都会和儿子交流学校生活,倾听儿子在学校的趣闻,那时总能听到儿子叽叽喳喳的声音。当他进步时,我会表扬他,让他戒骄戒躁;当他遇到挫折时,我会鼓励他,让他不惧困难;当他与同学发生不愉快时,我会开导他,让他换位思考;当他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会为他指点迷津,让他触类旁通;当他犯错误时,我会严肃批评他,让他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
记得刚进入一年级,儿子班上有一位王国宝同学,总是调皮捣蛋,爱惹是生非。一个星期后,儿子和我说了王国宝的情况,问我该不该和他交朋友。我对儿子说:“欢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说,交朋友,行为和思想会相互影响。交好的朋友,相互之间可以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交坏的朋友,会染上各自的不好的习惯。妈妈不阻止你交朋友,但是交什么样的朋友,你自己决定。”儿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过了好一会儿,才坚定地对我说:“妈妈,那我再给他一次机会,劝劝他。如果他改掉缺点,那我继续和他做朋友;如果改不了,那我也没办法,不能和他做朋友了。”听了这番话,我欣慰地点了点头。儿子长大了,再不是我身后的“小尾巴”,有自己的想法,为他高兴之余我又有些失落。
还有一次,他的语文老师碰到我说那天默写,他错了好多,默得不理想,默写本已经发下去了,让他们回去订正。当天放学后,他回来我问他默写本在哪里,他避开我的眼睛说默写本还没有发,可能老师还没有批好。当时我对他的行为很生气,从他的书包里翻出默写本。当即我罚他把错的抄写很多遍。等他抄完,我问他为什么罚写,他说是因为默得不好,我说错的字抄写五遍是为了以后不再错,但多抄那么多遍是惩罚他的不诚实,不敢把成绩告诉妈妈,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行为。沟通后,他表示以后再也不撒谎,不对妈妈隐瞒自己的分数。从此,不论考试默写怎样,他都会主动把成绩告诉我,我对他说:成绩固然很重要,但是与成绩相比,诚实的品格更重要,不诚实才是妈妈惩罚他的主要原因。
三、耐心期待,静候花开的声音。
在孩子10年的成长岁月中,作为妈妈,我做得最多的是陪伴、倾听、鼓励;是尊重、信任、放手;是耐心、宽容、期待,终于我看到儿子心灵的花朵含苞欲放:幼时,儿子独自一人跟随围棋老师和小伙伴一起去考级;勇敢地伸出胳膊打针;帮助我一起整理房间;再大时,独自一人完成作业;刻苦地练习拉二胡并参加演出;空闲时带小弟弟等等。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美好的故事,我愿在这美好中耐心等候,聆听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儿子这朵花开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