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专题网站>>各类创建专题>>竟成乡村少年宫>>计划总结
竟成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总结(2016)
发布时间:2017-07-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薛仁良

 

竟成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总结
20166
    在武进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依托我区创建乡村少年宫的总体目标规划,学校确立了“学生开心的活动场所、家长放心的教育阵地、居民向往的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明确竟成乡村学校少年宫是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为核心,以贴近和服务以未成年人为主的社区居民为宗旨,以培养未成年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既是学生爱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场所,也是家长认可、安全有效、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未成年人教育阵地,还是学校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教育、交流服务和优化风的活动中心,从而探索具有湟里中心小学特色的乡村少年宫建设模式。
    、把握基本原则
    我校建宫的基本原则是:
    (一)公益性原则
    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明确规定不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平时面向所有在校学生,周末和节假日向社会开放。
    (二)基础性原则
     通过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活动,对以未成年为主的社区居民进行科技、艺术、体育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普及和熏陶,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实现“三个延伸”:空间上从学校向村庄社区延伸,时间上从课内外活动向节假日延伸,活动内容上由以往偏重文体活动向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延伸,尽力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共建共享原则
    主要依托学校管理和建设,同时,联合社区、周边单位和社区学院共建,使各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利于长效运行。
    (四)特色发展原则
    按照区委区政府“一宫一特色”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特色,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努力打造特色项目和优秀品牌。
    (五)信息化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活动效果,建立网上游乐场,拓展活动途径和范围。
    (六)效益最大化
    依托学校现有资源,服务学区各小学学生和家长、周边未成年人和居民,提供城区未成年人交流实践平台,优化风民俗建设。
、广泛招募师资
    (一)成立机构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由区教育局指导,学校成立乡村少年宫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设乡村少年宫办公室,主任由校长兼任,副校长兼任副主任,另设管理人员1人。
    (二)广泛招募
    少年宫有效运转的核心的师资队伍。精心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思想素质好、有较高专业技能和丰富教学经验的区内知名资深教师任辅导教师。
    校内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橱窗及班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全校教师、家长深刻领会参与乡村少年宫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为全面招募工作创造良好氛围。根据自愿原则,鼓励本校教师兼职少年宫辅导员,逐步打造一支专职辅导员队伍。
    校外聘请优质师资担任辅导员。同时,积极整合利用各种社会公益性资源,面向社会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社会志愿者的作用,充实师资力量,丰富授课内容。
    、精心设计活动
    按照活动项目全面而有特色,学生参与面广,特色活动纳入纳入校本课程,有课程方案(指南),目标明确,内容有特色,符合学生的实际,课程开设有管理措施的要求,我们做了以下探索。
    (一)调查—摸底,了解需求
    我们通过面向学生和家长的调查问卷、统计摸底,寻找对象的兴趣点,设计活动项目和内容。
    (二)讨论—实践,逐步梳理
    通过一次次的专家讨论和活动实践,探讨活动设置理念,逐步认识到活动设置应注重趣味性,“张扬异禀各美其美”,吸引未成年人参加,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找到童年的乐趣。大胆提出口号:“玩出我的样儿!”通过“玩”,挥洒乐趣;通过“玩”,探索玩味。在“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推出科技创新、心灵家园、民间绝活、大话世界、欢乐天地、才艺表演等六大类,设置将近十多个项目。
 1、欢乐天地
    开展普及性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开心。如:棋类比赛、阅读吧
    2、科技创新
    常规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种子的发芽、蝌蚪的演变、金鱼的饲养等启蒙性的科技教育活动;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开展:植物栽培、动物养殖、气象观察等实践活动。通过“模型比赛”、“网页制作比赛”、 “科技创新比赛”、“科幻画比赛”等活动的优化组织,探索更加人性化、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组织形式。如:DI创新思维、定向越野、机器人、小发明、趣味实验、航模比赛、网页制作、计算机编程、
    3、才艺表演
成立学生“童画工作室”,组织不定期的师生才艺展示活动,利用广播操、周会等机会提供舞台,让师生展示,提升师生的艺术素养。重点做好田径、书法、车模、舞蹈、合唱等。
    、建立长效机制
    1、制度规范
    建立师资保障制度、场地共享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等为乡村少年宫长久开放保驾护航。
    2、经费保障
    为保障少年宫可持续运转,根据区政府、区教育局方案使用经费,同时,多形式、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可以采取乡村少年宫企业冠名,鼓励个人捐资助学,争取乡、村的资金支持等办法多方筹措资金。保护和支持乡村少年宫运行。
    3、评价系统
    对师生进行评价表彰。建立各类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年度考核评议制度。通过考核评价,验证少年宫活动的有效性,寻找改进渠道。建立评价机制,纳入对教师的量化考评体系,考评结果与教师的评优先、职称评聘等挂钩。
    4、安全保障:
    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确保乡村少年宫健康发展。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安全,配备专职保安人员,切实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不断提升活动中心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要求学员进入少年宫及共建场所活动,要自觉遵守场室的相关规定及管理要求,切实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性,确保少年宫和谐、文明、安全、舒适、有序、高效地运转。
    总之,乡村少年宫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将竭尽全力工作做实做细做出特色,力求突破和创新,以自己的优势资源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把乡村少年宫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来干,办好乡村少年宫,为武进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贡献,为常州市文明创建添光彩!
 
 
 
 
 
 
 
 
 
                                              竟成乡村学校少年宫
                                                       20166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