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王佳波)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热爱自己的岗位,深深懂得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到工作中,用辛勤的汗水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用真挚的感情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做到不仅坚持学习教育理论,改进教学方法,还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无私奉献。 一、 坚定的信念——坚守工作岗位 十四年来,我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我没有因为天气或疾病请过一天假。即使身体原因,需要做手术,我也是把手术安排在假期里,因为我是教师,我的工作日程表上不存在“空格键”! 二、执著的追求——上好每一节课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坚持做到三次备课:开学前就备好整本教科书、开学后超周备课、上课前再次备课,我的教案本上都是满满的笔记。 另外,我还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从我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就一心扑在教科研工作上,把教育和研究、把育人与自己成长置于同频的发展轨道,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我担任教研组长,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在40分钟内有最大的课堂成效。 三、耐心+细心——关心每一名学生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没有放弃过任何一名学生,不论他有多差。 2016年9月,我新接手的两个一年级班级,其中有一个学生,不仅不爱学习还经常打闹。我从一开始就关注到这个孩子,于是课堂上我经常鼓励他、表扬他,课后也经常辅导他,放学时再多和家长沟通,慢慢地这个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成绩也逐步提高,我在班里给他发“表扬信”,鼓励他再接再厉,从他的脸上看到了自信的笑容。看到他的进步,我多么开心! 四、创新的意识——潜心研究教法 创新才叫生命,创新才有价值!我十四年的工作没有一丝的懈怠与重复。 我潜心于教学方法研究。我自工作以来一直担任数学课,同时还要担任教研组工作,在认真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余,我仍然抽出时间研究教法,不断创新、不断改进。 教学中,我努力走科研兴教之路,勇于创新,立志做学者型教师。我经常说: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我们要对学生的终身负责,就必须进行教育科研。教学中十分注重优秀生培养和学困生转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只是我教育生活的缩影,这仅是我精彩人生的几个片断,这些年来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武进区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多次承担区级、市级的公开展示课;多节录像课例获全国级一、二、三等奖;一节课例被评为江苏省“优课”。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多次被武进区政府给予考核优秀奖励;被评为武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武进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我愿在教育这片热土中继续耕耘,播撒青春和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