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王萍) 把学生当成是自己孩子的教师,是最美教师;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师,是最美教师;甘于无私奉献的教师,是最美教师。她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老师。十四年来,王萍老师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具体如下: 一、默默耕耘、坚守岗位 十四年来,她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她没有因为天气或疾病请过一天假。即使声带结节,三月份就急需手术,她忍着各种不适,硬把手术安排在假期里,因为她是教师。在怀二胎期间,没有因为任何原因请过一天假,因为她的工作表上排满了孩子! 二、细心关爱,耐心帮助 在她的教学生涯中,从没有放弃过任何一名学生,不论他有多差。2016年9月,在她产假还有一个月没休完的时候,学校需要一个语文老师,她服从学校安排,克服家庭困难,毅然上班,接手一年级一个班语文兼班主任。在这个班里有一个学生,不仅不爱学习还经常打闹。她从一开始就关注到这个孩子,于是课堂上她经常鼓励他、表扬他,课后也经常辅导他,放学时再多和家长沟通,慢慢地这个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成绩也逐步提高,她在班里给他发“表扬信”,鼓励他再接再厉,从他的脸上看到了自信的笑容。看到他的进步,她多么开心! 三、执著追求,潜心课堂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她坚持做到三次备课:开学前就备好整本教科书、开学后超周备课、上课前再次备课,她的教案本上都是满满的笔记。另外,她还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从她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就一心扑在教科研工作上,把教育和研究、把育人与自己成长置于同频的发展轨道,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她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在40分钟内有最大的课堂成效。 四、创新意识,研究教法 创新才叫生命,创新才有价值!她十四年的工作没有一丝的懈怠与重复。她潜心于教学方法研究。她自工作以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同时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认真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余,她仍然抽出时间研究教法,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教学中,她努力走科研兴教之路,勇于创新,立志做学者型教师。她经常说: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我们要对学生的终生负责,就必须进行教育科研。 总之,任教十多年来,她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这些年来她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她多次承担区级公开展示课;两节个性化课例例获区级二等奖;一节课例被评为区级“优课”。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多次被武进区政府给予考核优秀奖励;被评为武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武进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王老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我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她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职责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我的完美人生,她是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是完美的乡村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