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 繁星与繁小星 她,网名“磨难千金”,不幸的遭遇更加练就了她顽强的意志与博爱的情怀,一直以来,她也成了我的“导师”,她创办了“繁星公益基金”,我一路相随,愿用自己的力量成为一颗“繁星”去给予一些光与亮。2017年的寒假,和四(2)班的“繁小星”走访了湟里镇8户失独家庭,我们带着“繁星公益基金”准备的玉米油、大米、床上用品、年货等来到爷爷奶奶家,为他们打扫卫生、给他们捶背,为他们现场写春联拜年,还为他们跳反复练习后的舞蹈《咖哩咖哩》,用我们的最真挚的诚意让他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倒是“繁小星”们在和爷爷奶奶拉家常的时候几度泪目,他们时不时去拥抱爷爷奶奶,安慰他们:“以后我们还会来看你们的!”这次的走访给我和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节课,言善不如心善,心善不如行善。我们会一起走在爱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老师与姐姐 从教20余年,共做过两届学生的班主任,第一届的学生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每每想起他们,心里是满满的温暖。他们曾给过我最为惊喜的生日。英语课上谈论生日话题,并互问生日进行语言操练,当然我的生日也有被问到。突然有一天,他们蒙上我的眼睛,然后如同变戏法般地拿出一个大蛋糕贼贼地笑,我还是很蒙圈,果然有代沟啊,孩子们哪里知道我们那个年代的人说的是阴历生日。但是这样的“误差”与“代沟”让我很幸福。他们用心良苦地找别的老师开出门证,步行拿回蛋糕后为了不让我发现而“东躲西藏”,精心在准备一些庆生的节目,如此这些都可以让我“醉”。后来小学毕业了,有些学生每年都会回来看我。现在工作了,已然是小伙子大姑娘了,为了维护我的“青春”,改口了,叫我姐姐,喜欢! 农村娃的英语范儿 很喜欢教学,也特别享受英语教学。如何让质朴的农村娃在英语学习上不落后于城镇的孩子呢?这是一个大课题。眼瞅着城里孩子英语学习的多元化与英语课程的体系化,我们农村孩子还是唯材料唯课堂的学习方式,特别着急。于是,借助课题丰富英语学习资源。两次外出学习,引进英语分级绘本,开始课内与课外的阅读研究。孩子们从自然拼读到单词卡制作,然后到英语故事导图的绘制,刷新了农村娃学习英语的方式与气质,这也赢得了北京专家的高度肯定。在此基础上自创“英语朗读者”公众微信号,把孩子们的地道的朗读做成“节目”进行展示。无论多忙,当孩子们推送朗读内容过来时,我都会第一时间完成图、文、音的制作,到今天为止已经制作了44期。所有这些,为的只是农村娃的那点英语范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