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美德的种子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六(4)班 徐铭润 指导老师:刘雅玉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具有不朽的历史地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弘扬传统文化,承传中华美德这个神圣的使命自然由我们新一代去发扬光大。 读了《中华传统美德》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深深得认识到了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我们责任的重要性。读本中的《三字经》细细品味,其味无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让我对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作者广博的学识、高深的概括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肃然起敬,为古代教育者独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三字经》中有 一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就是说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育孩子做学问不要中途而废。是啊!我们的学习就像织布,靠的是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呀!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 孟子的成材离不开伟大的母亲。想想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辛辛苦苦养育我们、培养我们,使我们懂得做人要有爱心;做事要有责任感;学习要勇于创新。读了孟母的故事,想想我的妈妈,她也是非常操心的。每天上学前总给我添上几句“用心学习啊”“要多向老师问问题”“做事情要积极”等的话,但我却嫌她唠叨,总会不耐烦地敷衍妈妈。妈妈问我几句学习上的东西,我就觉得烦。还常常为了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跟父母赌气,甚至向父母发脾气,却丝毫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真是太不应该了。父母对我们问长问短,唠叨,那是因为她尽到了一位母亲的责任,她应当照看好我们。现在又有多少人想得到父母的关爱,而又得不到呀,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要树立起一颗强烈的责任心,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 老师把这些仁爱思想透渗到了教学中,让我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使我们在校园内感受到了仁爱教育的浓浓氛围。校园里书声朗朗;同学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师生之间的尊敬和关心 …… 我们要肩负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责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做起,把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和传统文化永远继承发扬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