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工作安排>>计划总结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7-12-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超级管理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本学期,我校全体师生在区教育局和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新一轮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制订为契机, 以大力打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竟成文化”为抓手,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努力规范办学行为,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努力做到队伍建设有新成效,深化改革有新观念,校园面貌有新改变,内涵发展有新亮点,教学质量有新提高,社会美誉度有新提升,促进学校全面、协调、持续、健康的发展。学校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全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优化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校发展,因此,本学期,我们加大了学校创新管理力度,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在学校内部管理中,我校全面实施校长负责、行政会决策、教师监督的民主治校的管理体制。凡学校重大事情,均要通过行政会商量,教职工大会通过,从而确保了决策的正确性,保证了学校管理的透明、公开。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校行政的主动服务意识,使领导班子真正成为了学校工作的坚强核心。在本学期的领导班子建设中,一是对学校管理团队实行了轮岗制,并对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岗,增强了各行政的服务意识;二是加大了对行政人员的考核力度。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全面提高了行政班子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所有人在行动上做到知职、履职、尽职,在工作中做到共商、共识、共建、共享。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本学期,学校以打造“竟成文化”为抓手,以整洁、温馨、协作、高效”为主题,对教师办公室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评比。各办公室分别从绿化美化、文化氛围、物品摆放等方面展现了办公室文化精神面貌。良好的办公环境对强化师德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展示教师风采,打造团队凝聚力、树立学校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学校加强了宣传工作的力度,充分利用教育网、微信公众平台、校园网、电子屏等宣传渠道,弘扬学校正能量,展示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努力扩大学校影响力,提升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美誉度。

二、强化师德,切实规范办学行为

1、切实加强教师思想道德教育,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本学期,我校积极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树典型学先进,同时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全校老师的师德修养,增强老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增强教师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重申师德“十不准”要求,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推销教辅资料等有悖于师德现象的发生。学校再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常州市中小学教师八要十不师德自律规定》、《常州市中小学教师违规违纪行政处分办法》和《武进区教育局关于重申严禁师德失范行为的有关规定》,有效规范了老师的施教行为。

2、抓好行为规范教育,走精细化管理之路。

⑴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制度,加强了对教师师德、教学工作量、考勤、业绩等方面的考核。

⑵号召全体教职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关注学校事务,关心学校发展,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出力献策,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⑶着力加强师能培训。

9月29日,区责任督学戴敖方来到我校开展常规督导工作。一方面听取了蒋群良校长的开学工作汇报,一方面随机听了冯菲菲老师执教一年级数学课《分与合》及吕卉老师一堂科学。督查下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师生精神面貌好。

10月13日,中国英语阅读研究院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英语阅读教研共同体建设研究”专家指导暨子课题“在农村小学建构积极的英语阅读品格的策略研究”研讨活动在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隆重举行。来自北京的王蔷教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教研员田湘军教授、总课题负责人刘学惠老师以及全市各区的小学英语教研员和教师代表400余人参与了此次盛会。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王蔷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质量,对我们湟里镇政府、学校领导及整个英语组给予了高度评价,其创新绘本教学模式堪称全国的榜样和模范。

10月17日下午,坂上小学的10多位教师来湟里中心小学学习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知识。由我校徐丹老师主讲,着重介绍了微信墙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她结合具体课例进行了演示,形象而生动地介绍了微信墙的注册方式,使用方法及各种功能。

117日,区教育局基教科、发展中心和电教中心对我校进行了联合调研活动,专家们深入课堂听课,共涉及语数外、音美、综合、思品、信息技术等十门学科的11节课,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湟小上课老师饱满的精神状态,充分细致的教学准备以及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并就本学科的特点提出了专业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三、重视德育,提升学生思想素质

1、全面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本学期,学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校训“有志者事竟成”为目标,构建“尚志”德育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门课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班主任工作、学校日常管理等具体细节,融入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形成三爱、感恩、孝德教育等长效机制,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着力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学校加强了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扩宽了专业化发展路径。按照《中小学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规定》和学校《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考核方案》对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进行考核考评。积极创设创新平台,辐射全校,定期开展外出学习、沙龙交流、例会研讨等活动,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的理论学习,增强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中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幸福感,充分发挥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着力打造一支品行优秀、能力较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

3以少先队工作为主阵地。本学期,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举行了“开学第一讲,校园新启航”新学期开学典礼;组建了红领巾监督岗,成立了新一届大队委,参与学校常规管理;参加了“大手拉小手,共建文明镇” 湟里镇文明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开展了以我是光荣的少先队员为主题的队日活动,引导全体少先队员为红领巾骄傲,向十九大献礼;观看了由金坛华罗庚艺术团带来的大型原创儿童剧《寻找红头发》,号召全体少先队员践行八礼四仪,做最美的“竞成”少年;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朱亚洪老师来校对全体六年级学生上了大型团体心理辅导课——《学会与烦恼相处》;学校的小演员们参加了第30个敬老节活动,为退休老教师们献上了精彩的节目;开展了“帮困助学”关心资助贫困生活动;参加了“苏澳艺术节”演出评比活动和颁奖仪式;开展了“全民学习周”系列活动,比如三年级的“我为祖国骄傲”主题中队活动和六年级的“红领巾喜迎十九大”主题中队活动;开展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8 周年、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

“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组织开展了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活动;开展了“五老志愿”服务月活动;参加了全国网上“法治知识竞赛”;参加了各种主题征文活动等。

获得了如下主要荣誉:在常州市中小学生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中,我校陈姝含、蒋乐怡等47位学生在活动中获奖;在区少先队辅导员说课比赛中,我校钱春霞老师获区二等奖; 2017年武进区中小学德育论文评比活动中,我校陈文瑶、路燕芬、刘伟莉等8位老师的10篇论文分获武进区一、二、三等奖;在区组织的“苏澳艺术节演出评比”活动中,我校马艺桐、何梓宁等同学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蒋敏和陈文瑶老师获优秀指导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路燕芬老师在“我为武进教育献一计”中获区三等奖;在区合唱比赛中获二等奖;另外还有多位老师的少先队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四、聚焦教学,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此,本年度,我们始终抓住这条主轴不放松。

1、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严格按照区教育局规定要求,规范课堂教学程序与行为,强化教学过程监控,重视教学细节的考核,继续人人一堂公开课制度。

2、充分发挥了各功能室作用,积极为教学、教师、学生服务,全面开齐开足课程,实施素质教育教育。

3、全面落实五认真,主要是从备课有效性、上课高效性、作业精选性、检测考查发展性、培优帮困及时性入手,落实每学期二次检查制度,写好检查情况记载并及时与教师反馈。教学常规检查本着严谨治学、精细管理、科学规范的原则,继续坚持定期检查与平时检查相结合,教导处检查与领导检查相结合,注重教学指导和质量评价,为老师的年度业务考核提供详实的、可靠的依据。

4、实施素质教育,广泛开展体育和艺术活动。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同时积极开展田径、航模、排球、摄影、书画、嬉戏谷一日实践等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在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获得佳绩。本学期,我校在区“第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龙卷风比赛中”获团体三等奖;在区“第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幻想画中”邱雨婷同学获三等奖;在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硬笔书法赛中”我校叶佳悦 吴晗喆 符霖 曹洋 王清翊等15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在区“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航海模型竞赛”中,我校获团体二等奖;在区组织得教学基本功比赛中,我校吴如月老师获小学英语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吕卉、王建法等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五、着力科研,不断丰富学校内涵

本学期,我校继续坚持科研兴校战略,着力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具体情况如下:

1、区级以上课题研究顺利推进。目前我校共有五项正式立项课题。区级两项:区英语课题和区科学课题;一项省级规划课题,一项“青果在线”常州市级课题贺一项全国教育技术重点课题子课题。这些课题正在按计划开展相应的研究。 

2、组建了E学习研究团队,40周岁以下的老师都积极参加,教科室和信息技术处对参与老师进行了技术培训,学校打造了一支富有创造力的年轻教师队伍,在各种比赛中脱颖而出,屡获佳绩。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全国个性化课例比赛中,我校贺小藕和吴如月老师的课例获全国一等奖,徐丹老师的课例获全国二等奖,吴如月老师代表武进区参加全国个性化课例观摩展示活动,获全国二等奖,另外还有10多篇论文分获一、二等奖;在首届常州市数字化实验学校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中,我校徐丹老师获区一等奖,并作为两名参赛选手之一代表武进区参加常州市比赛;在2017年省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中,我校蒋培华老师获区一等奖;在常州市青果在线课题中期评估成果展示活动中,我校王佳波和虞兰琴两位老师的录像课获一等奖,另外还有10多篇论文、案例和叙事故事分获一、二、三等奖;在省“蓝天杯”论文评比中,我校有10多位老师分获一、二、三等奖。

3、继续开展校级骨干教师培养。参与的人员分培训对象、培训导师两部分。培训对象为青年教师,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人选。培训导师为优秀教师,由学校选定,并发放导师聘书。培训活动开展以“一对一对话式”为形式。要求:培训对象:设计一节课、说一节课、上一节课、反思一节课。每学期至少进行五次“四个一”活动。培训导师:审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听一节课的说课、观一节课的实施、评一节课的得失。每学期至少进行五次“四个一”活动。同时,培训导师对培训对象的班级管理、学业质量情况进行不定期、常态化指导。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不定期参与说课、上课研讨。两类结对老师,学年末通过考核,培训导师可享受每年500元导师培训费,学员成绩突出者,学校授予校“骨干教师”称号,各类评先评优活动享有优先权。

3、成立名师工作室。本学期,我校共成立了五个校名师工作室——陈明珠(语文)、何志良(数学)、蒋锡凤(语文)、范勤霞(英语)、陈文瑶(少先队),并从学习、展示、经费等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有效促进了参与工作室老师的专业成长。

六、加强综治,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1、安全工作无小事,我校一贯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逐项进行了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排出安全隐患。一是结合我校实际,并向教育局、镇政府请示汇报,决定立即实施错时放学的政策。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派出所、城管、交警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原来拥挤的校门口现在井然有序,消除了安全隐患,学生开心,家长放心。二是把晾在走廊摆台上存在安全隐患的拖把全部统一摆放到指定位置,避免了拖把从高处掉落伤及人的隐患,同时也美化了校园环境。

2、加强了常规管理和检查力度。一是积极开展保护学校绿地活动,切实把学校的爱绿护绿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对学校绿化进行补植、养护,进一步亮化、美化、绿化、净化了校园环境;二是定期对学校校舍、电路、水路、电器等进行检查、检修,做到了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三是加强水电管理,确保了用水用电安全,并加强巡视,了解教室、办公室节水、节电以及公共财物的爱护情况;四是进一步加强了节假日行政值班制度。

3、提升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校园建设在绿化、美化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内涵,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竞成文化氛围。各班的图书柜、中队角、荣誉专栏、作品园地、特色专栏等内容得到不断充实,做到了既整洁规范又充满班级个性。各行政办公室也实行了定位管理,增添绿色,营造了规范、和谐的工作环境。

4、提升了校园安全管理水平。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和综合治理,严格执行师生外出活动审批制度,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专项检查。本学期重点做好了放学路队、学生乘车、食品安全的管理。学校行政领导带头值班,每位教师参与到校园安全管理中来,加强了学校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确保校园及师生的安全,创设了教育和谐发展的平安环境和氛围。

4、高度重视了学校财务管理。加强对水、电、办公用品的管理和学校物品采购、保管、发放等环节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采购,专人负责保管,专人负责发放,所需物品的添置继续实行“申报—审批—采购—再审批”的流程。学校严格执行了“一费制”收费标准,实行收费公示制,做到规范收费,接受社会的监督。

总之,这一学期,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在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考核中获优秀级,在区义务教育学校素质教育质量评估中获一等奖,学校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事业都在稳步推进中。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区均衡教育的发展及新的教育教学环境、形势的变化,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更大的挑战,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好精细化文章,将个人的荣辱与学校的兴衰紧密结合起来,爱岗敬业,团结奋进,为创建学校教育品牌、推进和谐校园而不懈努力!

20171111

 

 

 

 

 

 

 

 

 

 

 

 

 

附本学期学校所取得的主要荣誉:

12017年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考核获区优秀级;

22016-2017学年度区义务教育学校素质教育质量评估获区一等奖;

32017年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区团体总分第四名;

4、学校有一支富有创造力和战斗力的E学习团队,在各种比赛中屡获佳绩。

1)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全国个性化课例比赛中,我校贺小藕和吴如月老师的课例获全国一等奖,徐丹老师的课例获全国二等奖,吴如月老师代表武进区参加全国个性化课例观摩展示活动,获全国二等奖,另外还有10多篇论文分获一、二等奖;

2)在首届常州市数字化实验学校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中,我校徐丹老师获区一等奖,并作为两名参赛选手之一代表武进区参加常州市比赛;

3)在2017年省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中,我校蒋培华老师获区一等奖;

4)在常州市青果在线课题中期评估成果展示活动中,我校王佳波和虞兰琴两位老师的录像课获一等奖,另外还有10多篇论文、案例和叙事故事分获一、二、三等奖;在省“蓝天杯”论文评比中,我校有10多位老师分获一、二、三等奖。

5、在区英语基本功大赛中,我校吴如月老师获区二等奖;

6、在区辅导员说课比赛中,我校钱春霞老师呢获区二等奖;

7、我校在区“第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龙卷风比赛中”获团体三等奖;

8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硬笔书法赛中”我校叶佳悦 吴晗喆 符霖 曹洋 王清翊等15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

9、在区“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航海模型竞赛”中,我校获团体二等奖;

10、在区合唱比赛中,我校获区二等奖;

11、在 2017年武进区中小学德育论文评比活动中,我校陈文瑶、路燕芬、刘伟莉等8位老师的10篇论文分获武进区一、二、三等奖;

12、在区组织的“苏澳艺术节演出评比”活动中,我校马艺桐、何梓宁等同学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蒋敏和陈文瑶老师获优秀指导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13、在常州市中小学生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中,我校陈姝含、蒋乐怡等47位学生在活动中获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