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育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影响(蒋红娟)
发布时间:2019-04-0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红娟

体验教育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影响

英国作家萨克莱曾说:“播种思想,收割行动;播种行动,收割习惯;播种习惯,收割人格;播种人格,收割命运。”养成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崇高道德的生长点。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个人的学习、生活,有助于以后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使其真正获得成功。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少先队组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教育活动是实施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的重要基地。因此,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体验教育,充分与学生的生活链接,用孩子们的生活和成长的方式去组织开展活动。这样,既使我们的少先队工作有立足之本,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有良好的影响作用。如何在少先队活动中开设体验教育帮忙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几年的探索,使我积累了一些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队委会主角体验把行为习惯职责化

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于班级的公共卫生的持续、财物的爱护这样简单的事却总是做不好。于是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崇敬心理,让学生进入主角,把队室、红领巾广播站、橱窗、小主人信箱、红领巾示范监督岗各项工作,透过定期轮换、尽可能的让更多的队员参与,让他们体验一种有职责的生活。大队部还号召各中队施行“干部轮换制”。除此之外,还开发各个民主岗位,

除中队小队干部、课代表、小组长之外,还开发了多个管理项目。把墙壁、地面、电灯、门窗、电视、图书角、队角、宣传栏每个角落都交给孩子管理体验,依然实行双向选取、竞争上岗,真正实现少先队人人是主人,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同时,自己在管理别人时的想法及做法都有的亲身体验,天长日久,由这种职责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成为了一种相伴一生的习惯。

二、充分利用少先队活动规则体验把公共公德序列化

学生生活在有规则的社会里,校园生活更是有必须的规则,而很多学生规则意识淡泊。一个不守规则的人,即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将来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于是我以少先队组织为依托,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以此进一步拓展引申,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渗透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1、要求学生背诵《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能耳熟能详、烂熟于心。并组织背诵比赛,评比结果。

2、走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最终到达自我改正之路。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资料虽然背诵如流,但把它付诸于行动,还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把守则逐条用积分细化,少先队各岗位进行检查登记总结,再利用队会,让队员自己总结。并进一步对学习习惯、行为规范提出具体要求。

3、把良好的行为习惯拓展于公共场所。校园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爱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啄木鸟”活动,每当活动结束,我充分利用队会时间,对活动的目的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进行比较,使学生脱离开校园小圈子,把自己融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从小要求自己不仅仅在家、在校是个好孩子、好学生,更就应是社会上的具有优良品质的人。社会上突击性、运动式的活动经常打乱了教育的序,似乎只要搞搞突击,人的行为习惯就能完满构成,其实这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如同“一阵风”、“一阵雨”,只是湿了地皮,并未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身上生根。养成教育要序列化,是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由低到高这个序,就会妨碍学生成长。超多事实证明:一个人的一些行为习惯是在必须的年龄阶段构成的。一旦把握住这个有利时期,培养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三、利用少先队形形色色的活动体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习惯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强调,每个人都有七种才能,不同程度的隐藏在人的身上。而每个人只有健康的习理习惯,他的各项技能才能随之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培养。我少先大队在校园的大力倡导下,。以少先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参与体验。举行了健康的体育节(除各项田径比赛外,还有广播操、校园舞表演赛等比赛)、多采的艺术节(舞蹈、独唱、表演唱、小品、乐器演奏等)、丰富的科技节(科技小制作、手抄报等)等活动,在活动中坚持两个原则以构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首先是重视对智慧性习惯的培养。如发现问题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反思的习惯,凡事三思而后行的习惯,其次培养孩子的创新习惯,如创新求异、不墨守成规的习惯,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挑战权威的习惯,发散思维的习惯,逆向思维的习惯,探究的习惯,幻想的习惯,冒险的习惯,等等。因此在培养习惯的时候不要要求孩子什么都听大人的。我的观点是: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行为上要严,思维上要宽。属于道德问题的不听话,坚决反对。属于天真活泼的淘气,宽松一点。属于思维上的不听话,有独到见解的,支持鼓励;我们务必让孩子树立这样一种意识:任何现成的东西都是不完美的,都是能够再创造的。一切现成的知识除非经过自己确认,都是能够怀疑的。要敢想、敢说、敢干,敢于思维、敢于想象、敢于创造。这样,不仅仅繁荣了校园文化,而且在活动中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技能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同时构成了健全的人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教育贵在坚持,只要每位教师能在日常的少先队工作中常抓不懈,那么,培养出的学生必须是具有良好形为习惯的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