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
一个有理想的人和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贡献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有的人是顺其自然,随波逐流。相反,一个有理想的人由于它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生活就会感到充实, 在家里,父母总是关切的问孩子:“你现在不好好读书,将来能干什么呢?”在学校,教师经常问学生:“长大要做什么?”在这里,为什么而读书,长大要做什么,就涉及到理想和思想培养的问题,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首先、教育学生学习先辈,从小立志,勇于进取。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春天,是理想幼芽开始萌发的时期。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人物都是从小立志。古代的祖逖从小“闻鸡起舞”、班超的“投笔从戎”、岳飞的“精忠报国”脍炙人口,激励人心。近代的孙中山先生从小立志振兴中华、致力国民革命近四十年,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推翻清政府。周恩来也是少年时代就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斗志。教师应坚持既教书又育人的原则,引导学生从小立大志,勇于攀登,懂得有责任、有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在学生幼小心田播下理想的种子,让他们在追求崇高理想的道路上奋力进取。
其次、教育学生目标定得高且远。
特别是出生在农村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教育他们目标定得高与远,引导他们从小树立冲出农村的大志,学好本领,再回来建设家园。
再次,胸怀大志,从小做起。
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一个人既要心中有大志,又要有实现大志的决心与实际行动,从现实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家里,家务事,乐担承,洗碗筷,扫门庭,在学校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独立完成作业……些有意义的事做起,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老师还应教育学生,理想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
因为,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难免会碰到困难、挫折、失败。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失败的态度。不应因暂时的挫折而灰心气馁,而应百折不挠。
理想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但又十分复杂的事情,早抓自很重要。只要家长、社会、学校合力,让孩子踏踏实实度过每一天,他们一定可以接近或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的生命也会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