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制在中队管理中的实践与创新(路燕芬)
发布时间:2019-11-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路燕芬

“小先生”制在中队管理中的实践与创新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路燕芬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强调在校内外各种场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所有的学生都发挥各自的特点,激励每一个学生,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氛围的理念,对于中队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小先生”制的内涵,“小先生”制的原则,以及如何实施“小先生”制和实施“小先生”制的初步成效,阐述了“小先生”制在中队管理中的实践和创新。

【关 键 词】“小先生”制 中队管理 自主 

“有个学校真奇怪,小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这几句话是陶行知先生对“小先生”制最形象的描绘。“小先生”制是陶行知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在小先生制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管理,培养学生具有现代文明社会所需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对他全部“生活教育”理念的实现形式,也是他对普及教育方法的创新实践和重点发展,是他“知行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以人为本,对每一位学生负责”是我们每一个少先队辅导员最基本的任务,队员应该是学习和生活的主人。而作为队员生活时空而存在的中队,在时间维度上具有全程性,不仅影响着当下队员个体的发展,而且会积淀在个体生命的内涵中,融入到个体生命的全程之中。在空间上,中队具有对师生生命质量影响的全方位,与各种人的交往,与各种事物的关系,与各类活动的关系,全方位地影响着个体生命的成长。因此,中队建设要回归到日常的中队活动中来,让队员充分发挥主体地位,参与中队管理各项事宜,让他们在中队生活中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形成合理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在与他人、集体的积极作用下,合理相处个体与群体、社会的关系,从而能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更好地生活和发展。

可见,“小先生”制充分倡导“一切为了孩子”,“高度尊重孩子”,“全面依靠孩子”的生本教育理念,在中队建设中有着重要意义。

一、“小先生”制的内涵

“小先生制”最先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何谓“小先生”?陶先生:“生是生活。先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先生,后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后生,学生便是学过生活的人,先生的职务是教人过生活。小孩子先过了这种生活,又肯教导前辈和同辈的人去过同样的生活,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小先生。”

从陶先生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小先生”的含义是小老师,是传授知识技能的,小老师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随时随地传授给别人,早上学了两个字,中午就可以把字教给别人,此时学了一种技能,彼时就可以把技能传授给别人,陶行知称之为即知即传人。“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在当时普及教育及教育方法的一个重大发展。他认为:穷国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是小先生,小先生是负着普及教育之使命;穷社会除了重用小先生之外,是没有别的方法可以使教育普及。这里的小先生制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是以普及知识教育为目的的。

时至今日,时代发展了,我们的教育目标也提高了,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今天的“小先生制”是陶行知理论的再实践,但是内涵已经得到进一步扩充和发展,通过小先生的实践,既是传授知识技能,是学会做人,我们已经将小先生制实践的目标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种新型的“小先生”制就是指扬人的主体精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承担不同角色,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从而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氛围。小先生制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治,用自治约束学生的行为,用自治提高养成教育的效果,用自治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小先生制”注重人的自主、自立、自动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与时代俱进的会生活的优秀少先队员。

    二、“小先生制”的实施原则

“小先生制”不是新生事物,可是在中队建设的探索实践中,真正发挥小先生的作用,还是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的,同时辅导员必须不断反思不断尝试。实行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设立多种角色,让队员主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发挥队员主体作用,从而使队员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达到育人目标在实施“小先生制”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小先生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要发挥主体作用。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小孩里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不是你,是小孩子自己,是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小先生是一种荣誉和实力的象征,通过自己的努力,人人都有机会担任小先生,人人都能从小先生实践活动中受益。

(二)轮流原则。小先生活动是面向每一位同学,因此是轮流的,在实践中要坚持同一岗位定期更换小先生,让每位队员尝试不同的岗位。

(三)民主平等原则。小先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学生之间要树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师要充分尊重队员的主体地位。

(四)评价和指导原则。对小先生活动情况要及时总结,给予适当的评价,保持其积极性。辅导员在小先生活动中要给予指导,提高其活动效果

三、“小先生制”实施的具体做法

1、毛遂自荐,建立新型小队。

新型小队模式是取其“小先生制”中“即知即传、自觉觉人、集体主义的自我教育”精神实质,打破原来行政小队的划分,建立新型小队,以培养队员关心小队的事,关心和帮助小队每一个同学,学会做小队主人,从而形成良好的队风。

具体做法是:

(1)动员。利用班队课、晨会课,中队辅导员好动员工作。

(2)自荐与选举小队长。新小队的正副队长由队员自己毛遂自荐,并发表上岗演说,由全体队员投票选举产生。

(3)初步双向选择。在以后一周内正副队长开始初步物色队员,同时队员也可挑选自己心目中的小队长。

(4)中队辅导员指导。在正副小队长产生后,中队辅导员向正副小队长宣布挑选队员的原则,并把小队组建的有关事项告诉他们,让他们懂得开展小队评比是各方面的,包括学习、纪律、主题队会、黑板报、体育达标、参加社区活动等。这样做的目的让队长在挑选队员时要考虑各方面的人才,防止盲目挑选或只注重某一方面的人才等,从而导致小队评比无法正常开展。

(5)中队辅导员组建小队。正副小队长当着全班队员正式轮流挑选队员,中队辅导员有意将特殊学生的名单在适当时拿出让小队挑选。

(6)研究小队工作。新小队组建后,召开队会,制定小队计划,找出小队的优势和弱点,并由小队自己商定每位队员的座位。

(7)开展小队评比。这样做不但让小队长充分发挥作用,而且中队的中心更为突出。小队工作搞好了,那么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良好的队集体。一个小队十来个人,小型灵活,小队长容易指挥,最利于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由于班内开展小队评比,因而小队内的每位队员积极性很高,责任心特别强。每位队员都想把自己小队的事办得比其他队好,形成小队队员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互相配合、互相合作和竞争的团队精神。

2、活动支撑,搭建“小先生”亮相台

1开好主题队会课,让学生学会做小主人。在小先生制实行过程中,队员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是教育主体,同时也是教育客体。运用“小先生制”开展教育活动,可以使教育更自然、更直接、更易被队员接受,从而提高教育实效。比如在开展主题队会活动中,根据活动需要,安排多个角色,有小主持人、节目彩排,环境布置、后勤、艺术指导,这些角色都不同的“小先生”担任。我指导他们根据本小队的特点,设计切合本小队实际的内容,同时掌握小先生的思想动态,指导小先生精心准备,而我只是活动的旁观者,充当小先生遇到困难时的顾问。这样的主题活动,针对性强、贴近学生,贴近实际,队员也易于接受。小先生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学会了自己做主,成为了集体真正的主人。

2全员参与活动,提高活动积极性。我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十分丰富,这就为小先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每个学期,学校会组织很多活动,比如中队黑板报、特色园地的布置、班容美化的布置、周周中队才艺秀,这些活动我都根据需要聘请不同的“小先生”担任设计师、美化师、活动方案实施者,我放心地将信任赋予小先生,鼓励小先生能干可以多干一点,能力差的可以少干一点,但是要尽量做到每个学生都参与;有创意的可以当中队总设计师;绘画好的设计版面,字写端正的负责誊写,小先生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作用。而辅导员自己只是当小先生遇到困难时在幕后做一些必要的指导,这样使队员的主人翁意识大大提升,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活动的质量。

3设计活动,提高主人翁意识。我们班规定每个月举行一次主题活动,有讲故事比赛、书写比赛、劳动实践活动、科技实践活动等,这些方案都由队员讨论制定,由“小先生”主持或组织实施,这样小先生的主导地位得到了确立,主人翁意识增强。此外,我还大胆小先生用到家校联系中开家长会时,我指导小先生负责家长会的主持和汇报。由“小先生”组成的家访小组对部分队员进行家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从而使家庭教育更有目的性、及时性。这些活动的开展并不是盲目地顺从于小先生的,而是辅导员要早做到成竹于胸,给学生把好方向,这样,活动的开展才能游刃有余。

3、合理分工,提高自治自理能力。

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教师在管理中负全责,学生是被动接受教育。而“小先生制”的管理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自我管理。在工作中,设立多种管理岗位,由队员担任,让队员直接参与中队的管理,从而培养队员的自管意识和自治能力。我中队中设了“图书管理员”、“电灯管理员”、“纪律管理员”、“卫生管理员”、 “中队用品管理员”等多个管理岗位和劳动岗位,任职同学可以自荐,也可竞争上岗或同学推荐,可以一人一岗,也可一人多岗。这些岗位加上固定的班干部和语数课代表、小组长,这样就可以做到人人有职务,人人有事做,人人要管理,同时在班集体中创设一种人人管人、人人被管、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良好氛围,提升了学生的自治能力。

4、学科整合,体现价值。

    在学科教学中,我们也应用了“小先生制”队员不断从原有的知识点上进一步同化顺应,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使队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部分学习变为系统整体学习。语文课选出小先生课前教古诗;数学课小先生课前出口算题目,背口诀;英语课前小先生引领背单词;科学课前组织交流小先生收集的科学知识……通过小先生的交流,磨练了小先生意志,提高了小先生能力。扩大了全体同学的知识面,体现了小先生的价值。

融中西方文化于一身的微软公司原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西方寓言:一个年轻人向智者请教智慧的秘诀。年轻人问:“智慧从哪里来?”智者说:“正确的选择。”年轻人又问:“正确的选择从哪里来?”智者说:“经验。”年轻人进一步追问:“经验从哪里来?”者说:“错误的选择。”尝试本身就是收获。中队队员成长的摇篮,更是队员成长的平台。我们应该让一个个“小先生”在这一方沃土里,积累经验,哪怕这些经验来自于一次次的“错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胡晓风等:《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黄蓉:《进步从做小先生开始一一运用陶行知的小先生制的思想进行中队管理案例》,《宝山教育》2011年11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