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于2017年开题以来,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及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已经实施两年。下面就课题本学期的实践研究作如下小结:
一、研究的主要情况
1、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重新系统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及其解读;有针对性地学习了《促进融合的学习》等专著及几十篇科学论文。明确研究方向,增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课堂实践。课题组定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每学期组织一次校级公开课,每一年度两节市级研究课。及时进行反思研讨,以点带面,滚动发展。课题组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方式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由周老师设计了《制作肥皂》一课在六年级研究。由吕卉设计《防晒衣的性能》在中高年级研究,还将不断完善。
二、存在的问题
1.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联系不紧密,仍有部分教师应付,导致研究过程中典型案例不多。
2.对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形式比较死板,没有把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之间自行探究活动及时总结和有效利用。
3.教学、教材分析,教学研讨欠深度,导致“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和经验文章质量不高。
我们课题组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深入思考,进一步理清课题研究的思路,找准课题研究的有效途径,扎实而有效的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完成课题研究既定目标。
本课题研究,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
1、继续学习有关的课课题理论;
2、认真撰写和课题有关的课堂实录和实验集;
3、撰写与课题有关的教学论文;
4、分析汇总,总结提升,课题组通过抓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不断调整充实研究计划。
我们将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在不断研究中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