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理论学习笔记
发布时间:2020-09-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青月

    一、 开发队员的潜力,激励自信心  

  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无穷的潜力。辅导员的工作就要循循善诱的去开发,让它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石。因此,开展“我是小主人”活动是唤醒主体意识、激励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发动队员进行“我是小主人”的宣传。收集中外名人、体育健儿自信、自强,做国家主人翁的事迹,用黑板报形式宣传;访问爸爸妈妈及长辈,请他们谈对小主人的希望;调查班内有小主人行为的队员,利用课前、课后、队会时间,及时表扬,树立榜样。   

  给每一个人展示“我是小主人”的机会,就要注重创造支持性环境。我注意发现小主人意识的萌芽。如外出游玩时,当平时很少出头的一个队员拿起相机给班里照像时,我及时发现他做事的自信,如果回来后举办“摄影作品展”,就会使这个队员的自信心倍受鼓舞,主动性大大增强。年级举行手抄报评选,一些人落选,如果能使落选的作品在班里展出,让每个人都有展示小主人能力的机会,就会促使队员的积极参与。中队内如能经常展出绘画、读后感、作文、手工制作、舰模、船模等,学生就会在一次次交流中感受到做小主人的参与快乐。   

  中队干部轮流当,是锻炼小主人才干的好机会。

二、“主题”活动要因时园地,突显育人成效      

  少先队活动是少年儿童学习、交往的课堂,它能培养少先队员爱人爱己的优秀品质,使队员扩大视野、丰富感性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独立能力和合作精神,养成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观念。少先队活动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  

  为达到育人目的,有些活动可能需要因时因地去制定、去落实。这类活动也有两种,一种是可预见性的。比如“六一”儿童节活动,可以预先制定计划。搞好文艺汇演,丰富学生生活,从网上、书籍中了解“六一儿童节”的由来。还可以搞一个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活动,进行“和平”教育、人性教育,只要有预案,比单纯让学生自编自演几个节目效果都要好。其他如“环境日教育”、“世界水日教育”等,这些都是少年儿童人生起步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只有让他们在我们特意设置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模仿、实践、感知,才能培养好他们的良好意识和正确习惯。从点滴做起。最终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另一种就是应时的活动,比如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有的少先队辅导员。会把这个震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灾难,作为教材,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练。关注、搜集有关地震的信息。开展我心中的英雄主题队会、班会,为灾区孩子献爱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团结意识。相信—个个经的住生死考验的、舍己救人的小英雄形象,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光辉榜样,比那些远离学生生活的故事,更能感动学生,更直接、更生动地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使活动更深入人心,达到预期目的。 -------------------------------------------------------- 作者:水晶薄荷糖1213 链接:https://wenku.baidu.com/view/af250cc108a1284ac85043fc.html 来源:百度文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