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发布时间:2020-09-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红娟

理论学习

一、加强礼仪教育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仪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十分凸显,大到关系一个国家、民族的外在形象,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文化修养;小到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关乎着一个人的内涵和形象。因此,少先队工作必须将礼仪教育作为重点来抓,必须将其作为养成教育的根基来抓。一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这也是懂礼数、礼仪的外在表现;二要积极提升学生的自尊心,学会自尊、自爱;三要抓好日常具体实践,要做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重礼仪,尊敬教师、尊重长辈,在言行中展示自身的文明形象。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点和核心,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认清“大我”和“小我”的关系,认清“国”与“家”的关系,回答好“国家是什么”“为何要爱国”等基本问题。在具体配合活动上,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讲我国灿烂的文化历史,讲爱国主义故事,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在媒介上,要用好传统媒介,充分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电视广播等手段,同时还要用好新媒介,如互联网、微信等,开展好“赞美祖国、赞美家乡”的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三、加强行为规范教育

行为规范是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一个较好的抓手,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可以较好地规范其对于文明行为和道德修养的要求,实现规范养成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系列化。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学校提出了“细节、实效、严格、恒心”的具体要求,很值得大家借鉴。所谓“细节”,就是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所谓“实效”,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讲求实效,作风务实;所谓“严格”,就是严格行为训练、严格执行纪律、严格日常考核;所谓“恒心”,就是抓行为规范养成,不图一阵风,不一蹴而就,而是注重抓长长久久,注重抓反复、反复抓,注重到位抓、抓到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四、健全评价标准体系

评价标准环节非常重要,其既是标准,更是导向和指挥棒。评价标准一旦建立起来,对于学生行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学生可以在其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可以看清自身的差距,可以督促学生向着这个评价标准奋进。但在具体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由于养成教育的起点千差万别,少部分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而大多数学生本身的良好习惯养成就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势必会使少部分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甚至会对其起到破罐子破摔的反作用。因此,制定评价标准必须体现出差异性、鼓励性,必须注重过程,而不是注重结果,不仅仅要看重其横向的比较,对于自身纵向的比较更要给予关注。只有这样,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才会更加科学、合理,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