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资源>>文章内容
浅谈少先队特色活动的建设
发布时间:2021-06-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汪娇美

浅谈少先队特色活动建设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李玲

一、选题缘由

江苏省少先队总辅导员华耀国认为,少先队特色活动是少先队组织在特定 的时代背景、人文氛围、地理环境、校园文化中,开展的别具风格、独具特色的活动。如果说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那么少先队特色活动就是少先队教育的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学校引导少先队员培养自身兴趣、学会实践、发展个性与特长的活动。

生动鲜活的特色活动是少先队组织建设与教育活动的重要渠道学校特色活动的开展对于少先队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道德素养等基本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

特色活动是促进少先队员综合发展、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少先队特色活动的实践性、综合性、生活性、创新性、地域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于少先队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校都以少先队活动教育为载体,坚持实践育人,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着重于孕育少先队员的远大理想、萌生其高尚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少先队特色活动的基本类型

少先队教育是联结学校与社会、家庭共同对少先队员实施教育的桥梁。少先队特色活动作为少先队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地点不囿于学校,时间上也更加灵活自由,其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在学校内开展的少先队特色活动主要有校园文化类特色活动和主题队会类特色活动;在社会中开展的少先队特色活动主要有社区服务类特色活动和社会实践类特色活动;以及家校合作类特色活动。

(一)校园文化类特色活动

积极向上、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能给学校全体师生创造一种心理“磁场”,能于无声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校园文化类特色活动是少先队通过植根于校园文化而开展的特色活动,具有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也是学校根据自身长期以来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独特文化。这类活动能够鲜明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学校长期以来文化积淀的结晶。

当前学校都十分注重利用墙壁营造学校的文化,楼梯间的墙壁上、教室的墙壁上以及校园的墙壁上的名言警句、名人优秀事迹、主题活动板报以及精彩纷呈的独特的校园文化充斥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走在校园里就能受到文化的 感染、受到名人的熏陶。

     在万众一心、共同抗疫的超长假期里,湟小“竞成”假日课堂正式开讲。每一期讲堂由一个中队承办,队员们在辅导员的组织下选择主题、开展活动、收集素材。基于学校的五彩校园文化,我们开展了“五彩校园五谷生”小课题研究活动,缤纷中队的创建,一班一品的班本课程等等。

优美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是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材,更是少先队特色活动的重要资源。少先队活动与校园环境相融,有利于打造少先队特色活动的独特氛围,使校园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都能成为特色活动的主题,充分发挥校园阵地在少先队活动中的独特作用。

(二)社会实践类特色活动

社会生活是儿童最可靠的基础和背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经说过:“大自然, 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

社会实践类特色活动即是利用“面向大自然、大社会”的教育理念,以少先队组织为载体,组织少先队员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市场和岗位,使少先队员在社会实践中学会感悟,学会生活。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类特色活动,有助于少先队员在活动中探索未知,在欢声笑语中成长,有助于促进少先队员实现社会化。

我们的队员走进最美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寻访活动。湟小50名“竞成”好少年赴春秋淹城开展主题是《三城三河 自然之旅》的研学旅行,通过了解三城三河独特地貌形制,学习春秋时期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定期组织队员到德育实践基地——东方润安蔬菜园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打卡红色教育基地)

通过组织少先队员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使其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的同时也使教育真正“活”起来先队员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眼界更为开阔越来越多的志愿辅导员愿意参与到少先队活动中来。

(三)社区服务类特色活动

苏联杰出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每个少先队员都是社会工作者。” 强调了社会工作在少先队员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少先队员除了学校、家庭以外,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就是社区,在社区内开展服务类特色活动不仅能锻炼少先队员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少先队员的责任意识以及社会的“小主人公”意识。在特色活动中营造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氛围,树立起“社区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意识,以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组织少年儿童与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组建“爱心小队”,与社区孤寡老人建立固定的“手拉手”关系,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带领学生去敬老院,为老人们表演节目,为老人带去了欢乐的同时,也让他们懂得如何关爱老人,尊敬老人;    

三(5)中队、六(5)中队在阿甲公园举行了“存’粮‘心,有良行——我是竞成好少年”宣传活动。队员们向社区居民发放了珍惜粮食的倡议书,分发了垃圾分类和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宣传单,向他们赠送了矿泉水和用厨房废油制作的手工皂,并邀请他们加入到珍惜粮食和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

开展的“最美劳动者的手”照片征集活动队员们采用拍一拍、画一画、写一写、学一学、做一做等方式,走近劳动者,发现他们特别的手,感知劳动之美,感悟勤劳美德,立志长大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组织学生退伍军人家里、老党员家里进行慰问,听长辈们讲一讲革命军人在艰难岁月中的故事,激发队员们真实的爱国情感。

诸如此类的社区服务类少先队特色活动相对于在学校内举办的少先队特色活动而言,有着时间宽裕、空间灵活、 活动方式上更加注重实践体验、活动主题更加贴近生活等优点。具体来说,在活动形式上,少先队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参加。社区服务类特色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一般由志愿辅导员、社会工作者和家长来负责,这与学校中由班主任担任的中队辅导员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服务类活动活动使少先队员们了解了社会上不同行业工作者的艰辛与意义,体验了服务别人的快乐,促使队员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与人生观。

(四)主题队会类特色活动

主题队会活动是少先队活动课的主要形式之一。简单来说,主题队会活动是以少先队为载体,并以会议的形式开展的主题性活动。具有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独具特色的特点。会前由各中小队围绕教育主题分工合作开展活动,将活动的成果通过少先队员的“自编、自导、自演”,在召开的大、中队会议上,以多种形式进行汇报和总结。主题队会是少先队员的集体创造活动,有利于锻炼培养队员的综合能力。

少先队教育活动是密切联系社会与生活的,现在我们很多学校都采用“每月一主题”特色活动形式,即在每年每学期利用每月的教育契机,围绕特定主体开展一系列多层次的特色活动。

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月。

四月份:清明祭英烈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清明的文化习俗,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表达对先烈先辈的感恩与怀念,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国情感。

五月份:“我劳动,我快乐”主题活动。通过活动使少先队员了解到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摒除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行为习惯。通过实践体验活动享受劳动的快乐,并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六月份:“红领巾心向党,祖国发展我成长”主题活动。在属于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里举办“庆六一,颂祖国”合唱比赛。使队员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集体合作的快乐,体现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度过一个难忘的儿童节。

“每月一主题”特色活动使少先队员在每月每周都有新鲜有趣的活动可以参加,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培养少先队员的兴趣与综合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五)家校合作类特色活动

少先队组织作为联结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枢纽,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对少先队员实施教育的良好载体。家校合作类特色活动的开展,可以在特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克服家长因忙于工作给孩子带来的疏离感,真正拉近家长和孩子心灵之间的距离。我们开展最多的家校合作类特色活动是“家长进课堂”活动,即倡导从事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课堂,担任志愿辅导员,为队员们上一门门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少先队特色活动课,不仅开阔了队员的眼界,丰富了活动的内容,也使家长在互动中学会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例如,可让当儿科医生的妈妈给队员们讲如何预防流行病,让当消防员的爸爸教队员如何从火灾里逃生,也可让当健身教练的爸爸给队员讲解运动与营养知识等等

我们少先队辅导员要学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利用周边便利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的特色活动,让队员们在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体验中学会感悟与成长,从而引导队员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