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理论学习
只有回归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德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少先队工作应紧密结合生活教育理论,从常规教育、每月主题活动、重大节日活动到少先队特色活动,都着力联系队员的生活经验,致力于丰富队员的生活经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1)常规教育。学校的常规教育是少先队工作的主旋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改正陋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常规教育活动中,辅导员老师起引导和评价作用,与其每日苦口婆心、喋喋不休地要求学生怎样做,不如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体验,自己领悟什么该做,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教育来自生活。
(2)主题教育。少先队主题活动,可以培养少先队员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主题教育活动应提倡生活教育,全面实施德育。教师可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用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比如,三月是学习雷锋月,学校可组建由全校少先队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小队。服务小队的宗旨是“服务校园,传递文明”,志愿者们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在他们的带动下,学校的“小雷锋”越来越多,地面干净了,学生言行更文明了。同时,志愿者还会定期走进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另外,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可举行“寻找春天”绘画、摄影比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四月有读书节。作家池莉说,“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如果将阳光普照在学生们身上,那么一定能为他们的成长助力。学校有义务让学生的生活阳光普照,可在四月份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在“图书漂流活动”中,学生们学到了知识、懂得了分享、学会了诚信。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学生和家长一起买书、读书,共同设计、制作亲子阅读卡,书写读书体会,既为亲子交流构建了桥梁,又实现了良好的家校互动。五月有艺术节。现在的家长非常重视培养和发展孩子的特长,很多学生都掌握一门特长。为了让学生展示特长,学校创设艺术节,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演讲朗诵才能、歌唱演奏才华都可以展示,他们从中得到了锻炼、收获了自信。
(3)节日活动。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学校大队部开展“知亲情,懂感恩”的感恩活动,让学生们了解母爱亲情,懂得感恩,号召每位学生参与到为老师、妈妈等女性长辈“唱一首歌、洗一次脚、倒一杯茶、写一封信、分担一些家务”等体验活动中。此活动培养了学生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感恩他人的美德以及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4)依托生活开展特色活动。学校应结合本地实际,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开展一系列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以汤山为例,这里有碑、泉、洞、湖、寺等,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学校可开展以下特色活动:其一,倡导绿色教育、绿色生活。作者所在学校充分利用汤山的绿色资源,多次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家乡的山水中,用实际行动改变周围环境,连续两年被评为“南京市绿色学校”。其二,开展“人人争当小导游”活动。学校将“人人争当小导游”活动纳入每学期的少先队工作计划。各中队辅导员根据队员特点编制了《汤山——我的家》《人人争当小导游》校本教材,当作队员的参考资料。为让每一位队员都参与活动,设计以下分段活动。低年级队员需了解汤山的主要旅游景点;中年级队员需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去汤山的主要旅游景点游览,了解其主要特色;高年级队员需熟记主要景点导游词,最好能为游客进行现场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