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研究计划(陈惠芬)
发布时间:2024-11-0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惠芬

个人研究计划

一、本课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1、传承中华经典,让小学生感受文言文精美深邃的语言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里面包含了古人的生活、情感、精神、智慧、哲学等。小古文教学,能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学习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感受文言文的魅力,获得语言的发展,为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作好铺垫,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2、让学生初步接触经典文言文,关注传统文化经典,积累文言语汇,培养文言的语感。在初中,文言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而小学苏教版《语文》课本中并没有出现正式的文言文篇目,因此以前老师较少涉及文言文的教学,学生也极少关注传统经典文学,把文言当作难啃的“鸡肋”,难有学习文言的兴趣。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小古文的教学策略研究: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情趣、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的文言作品或文言名作片段的课堂实践研究。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激发小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使小学生感受文言文精美深邃的语言魅力,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2.构建小学生小古文教学内容的体系。

3.探索小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策略。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体现教研活动课题化,课题研究专题化,以课题组成员的实践与反思为主要方式,通过课堂实践、先进经验总结与交流等开展研究。

1、文献资料法。对相关的研究成果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并积极学习,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以及教师在情趣小古文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策略的运用情况,了解教师教学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实验观察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围绕情境创设,在实践中观察学生学习变化,总结在情趣小古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形式。

4、行动研究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边研究边行动,提高低、中段情趣小古文教学的时效性。5、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提炼总结小古文教学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五、实施步骤

1、制定本学期课题活动计划,落实课题任务。

2、营造“晨读”风景线。每周设一天专门诵读小古文。

3、每两周每班设立1节小古文赏析课。

4、探索小古文教学评价的研究,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5、通过研读有关文章,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导入理论学习研究,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6、分析小古文教学案例,获得有效方法。观摩借鉴校内外优秀小古文案例,对不同类型的各种小古文教学方法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语文教学内容,合理选用行之有效的小古文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7、改善课题网站,资料及时更新。

8、及时反馈,继续鼓励孩子制作相关的作品,如给小古文配画、创编小古文作品以及绘本、制作小古文专题的手抄报、黑板报、排演“情趣小古文”课本剧等。

9、撰写相关研究论文,学期结束时上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