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动态>>活动记录
第九次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的反思
发布日期:2011-09-16   点击次数:    作者:谈莉  来源:

  

今天听了王佳波老师的《认识体积和容积》,王老师的这节课板块清晰,层次清晰,完全符合概念课的三步走:实物感知——建构概念——运用实践。
《认识体积和容积》是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同时又是立体图形体积和容积计算的基础,所以本课的知识非常重要。这课的重点是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初次认识难免会发生一些认知错误,因此王老师借助实验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难点化简。具体做到:
1、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初步感知空间观念。由电脑演示乌鸦喝水的故事,通过学生交流,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设下一个悬念。
2、在教学中,利用操作和交流来帮助掌握知识,在不断地操作和交流中探索新知。如例6的教学中,(1)先通过猜测,操作,引出“为什么会剩下些水”,使学生初步体会“空间”和“物体占空间”。(2)再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两个杯子能装的水同样多,桃子占的空间大因而倒进去的水少荔枝占的空间小因而能倒进去的水就多。从而感受到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
3、通过活动,促进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即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思维。本课在体积的教学中,通过实验解决了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强调了“桃子占据了空间”,
“物体占有的空间有大有小”,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具体化了,突出了“体积”概念的本质。通过让学生举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归纳想象,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知识的结构体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的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