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王佳波老师的《认识体积和容积》,王老师的这节课板块清晰,层次清晰,完全符合概念课的三步走:实物感知——建构概念——运用实践。
《认识体积和容积》是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同时又是立体图形体积和容积计算的基础,所以本课的知识非常重要。这课的重点是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初次认识难免会发生一些认知错误,因此王老师借助实验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难点化简。具体做到:
1、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初步感知空间观念。由电脑演示乌鸦喝水的故事,通过学生交流,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设下一个悬念。
2、在教学中,利用操作和交流来帮助掌握知识,在不断地操作和交流中探索新知。如例6的教学中,(1)先通过猜测,操作,引出“为什么会剩下些水”,使学生初步体会“空间”和“物体占空间”。(2)再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两个杯子能装的水同样多,桃子占的空间大,因而倒进去的水少,荔枝占的空间小,因而能倒进去的水就多。从而感受到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
3、通过活动,促进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即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思维。本课在体积的教学中,通过实验解决了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强调了“桃子占据了空间”,
“物体占有的空间有大有小”,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具体化了,突出了“体积”概念的本质。通过让学生举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归纳想象,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知识的结构体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