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波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认识体积和容积》给我一个非常好的启示,那就是:如何上好概念课。概念形成一般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作出新的探讨。(2)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各种属性或特征中,找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3)由这些本质属性或特征,抽象概括成一般的概念。
“体积”的概念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抽象的,他们可能知道体积的意思,但让他们用数学的语言把它准确表述出来还有一定的困难。于是,王佳波老师借助直观的且大小不同的水果——桃、荔枝和小番茄,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猜测、验证活动中一步步概括出“体积”的定义,对学生来说,这样的概念揭示是感性而不空洞的,是有效的。而且通过让学生举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然后,王佳波老师在学生正确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后,借助直观的大小不同的糖盒子理解了容积的概念。
本节课开始王老师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通过让学生看乌鸦喝水的视频,初步感知空间观念。可惜在后面没有把这个开头的问题解决掉,没有做到前后呼应。所以本节课学生在“空间”这个概念上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后面的举例也有些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