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动态>>活动记录
第九次数学课题活动反思
发布日期:2011-09-19   点击次数:    作者:蒋培华  来源:

 

王佳波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认识体积和容积》给我一个非常好的启示,那就是:如何上好概念课。概念形成一般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作出新的探讨。(2)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各种属性或特征中,找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3)由这些本质属性或特征,抽象概括成一般的概念。
体积”的概念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抽象的,他们可能知道体积的意思,但让他们用数学的语言把它准确表述出来还有一定的困难。于是,王佳波老师借助直观的且大小不同的水果——桃、荔枝和小番茄,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猜测、验证活动中一步步概括出“体积”的定义,对学生来说,这样的概念揭示是感性而不空洞的,是有效的。而且通过让学生举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然后,王佳波老师在学生正确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后,借助直观的大小不同的糖盒子理解了容积的概念。
本节课开始王老师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通过让学生看乌鸦喝水的视频,初步感知空间观念。可惜在后面没有把这个开头的问题解决掉,没有做到前后呼应。所以本节课学生在“空间”这个概念上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后面的举例也有些苍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