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概况>>个人研究方案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学期方案
发布日期:2011-12-19   点击次数:    作者:冯菲菲  来源: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学期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
现代教育的趋势.关注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主题,现代教育是越来越关注人本身的教育,关注人本身的价值,关注人的活动。杜威就提出学校即社会,说明学校应是社会性环境,在学校中必须关注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社会性发展。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则从另一角度阐述人作为社会人的实现方式。不论是在学校这一小环境的社会化,还是把人放在真实的社会环境的社会化,都离不开人的交往方式的多元化和交往活动的现实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类社会迈向21世纪的今天,交往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网络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彼此交往的时间和机会都会受到影响。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问题,人类自身的情感问题,将成为任何技术无法替代的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揭示课堂交往的基本结构,展示课堂交往的教育功能。
2通过研究,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交往的模式,以引导与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3通过研究,探索课堂交往的策略,进行教学交往创新;
4通过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情感、道德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三、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他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了解相关的研究历史,学习归纳他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操作实施阶段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交往的现象,记录过程及效果。对收集到的小学数学课堂案例进行分析,寻找原因,归类总结。确定有效教学的交往模式,改变自己的观念,有意识在课堂中进行实施,观察课堂效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材料收集、整理、归类,写出研究报告和论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