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成果>>个人研究小结
十二月份研究小结 (有效性探究的策略)
发布日期:2011-12-19   点击次数:    作者:虞兰琴  来源:

   十二月份研究小结

   有效性探究的策略  

    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能力的提升,数学素养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在研究中逐步提炼了有效性探究的策略:  

    a. 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  

    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能力,要考虑通过他们的探究,能不能得出问题的结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水平,而不是只为活跃课堂而让学生去探究。  

    b. 问题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儿童都有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儿童的这些需要的产生与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方法。实施探究性学习,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现实有趣的、富有挑战性并能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变要我探究我要探究。例如:在能被 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中,教师让学生报数,教师不用计算立即能说出能否被3 整除,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教师运用了能被 3整除的数的特征,那么,这个特征是什么,就成为学生急于弄清的问题。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了。  

    c. 探究内容的选择要适宜  

    就一节课的内容而言,有没有可让学生探究的知识?那些知识值得探究?都需要教师深入的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才能把握好。有些只是一种人为规定或者在现实经验中很难找到背景的内容,没有探究的价值;有些是一看便知的内容,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真正适合探究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新颖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长方形周长用什么字母来表示比较恰当等,这些人为规定的东西就没有什么探究的价值。  

    d. 探究前要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  

    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的。目的的确立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师要通过文字、语言帮助学生明确每一项探究活动的任务,让学生把握探究的目标;其次,每一项探究活动后都要组织交流和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成就感。在教学中可通过课件辅助,板书引导等,帮助学生明确探究什么?验证什么?  

    e. 探究是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必须给学生留出空白,保证时间,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不要留于形式,走过场。  

    一是提供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讨论、交流,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不要怕学生走弯路,不要怕学生遇到困难,更不要怕浪费时间,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如果学生探索遇到障碍,教师心里就着急,代为探究,这是不可取的。  

    二是提供思维的空间:把探究的目标和要求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是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到,就是让学生先经风雨后见彩虹,只有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积极的探索,苦苦思考才会让学生真正有所得,才能真正学好数学,提高思维能力。  

    三是提供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新课程倡导学生对问题的独特的见解,我们要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探究活动,这里没有统一答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学生在经过深入地思考以后,向大家展示的是自己理解和感悟,对促进学生成长,培养学生学力大有裨益。  

    f. 注重探究方法的指导  

    小学生他们的知识和技能还很稚嫩,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相对薄弱,因此,加强探究方法指导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掌握如下探究方法:方法一,操作——发现;方法二,猜想——验证;方法三,观察——归纳;方法四,类比——联想。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就可设计这样的活动过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不会计算?(不会)——提出猜想(能否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实践检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g. 注重引导合作探究  

    探究学习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全班探究。我们倡导以个人独立思考为前提的合作探究,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解决存在差异,通过交流与合作,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展示自己,达到取长补短目的,从而完成单个探究者无法完成的复杂任务。因此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活动更要提倡小组合作探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