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概况>>个人研究方案
2011——2012第一学期研究计划
发布日期:2011-12-21   点击次数:    作者:王文霞  来源:

 

课题《在高年级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2011——2012第一学期研究计划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王文霞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作用日渐突出,有专家深刻地指出:“高技术本质上就是数学技术。”“数学:关键技术的关键。”面对数学的急剧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应用数学的价值。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形成一套有效的、开放的、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的教学策略,培养高素质的数学人才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标的要求为本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有效教学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教学的效益,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相吻合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有效教学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套策略,这在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中得到证实,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有效实施措施。专家的引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高年级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那么,必定会促进我们对有效教学的深入理解;必定会促进我们进一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的教与学的方法,总结出一些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有学科针对性的有效教学的策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必定会促进学生的成长,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研究目标:
1、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课题所涉及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2、以专题研讨活动课为载体,提高自己落实所研专题的教学水平。
  3、本学期通过研究有效上课策略中的有效性情境创设的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提高。
  三、研究内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凸显数学情境的生活性。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已有认知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等构成了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突出情境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发展性,促进学生的学习。
      2.关注数学的学科本质,凸显数学情境的数学味和问题性。
情境并不总是生活的,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更喜欢那些体现数学本质的有着很强的数学味、问题性的情境。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数学背景,同样可以构成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
      3.关注数学的学科本质,凸显数学情境的数学味和问题性。
      4.关注数学情境的有效运用,凸显数学情境的实用性。
四、研究对象:
五(3)(5)班学生
五:研究步骤和具体安排:
9月:制订课题方案,制定本学期研究计划,参加研讨活动,进行理论学习。
10月: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参加研讨活动,及时整理课题组研讨课交流的研究内容,做好总结。
11月:上课题研究课,交流讨论研究课的问题,并做好总结,积累研究资料。
12月:进行学期研究总结,听课题组工作总结汇报,写好个人课题组工作小结。
  六、研究成果形式:
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课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