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仍不免看到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的概念理解模糊,不能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数的运算方面,学生虽能正确进行数的运算而对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不深。对规律的探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对各种数学现象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学生更显得非常被动,常常无从下手。这些都使得我们的数学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我们预计通过“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系列可行措施。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构建清晰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通过组织、实施清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通过研究,探索并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系列可行措施。
3、通过研究,探索并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系列可行措施。
三、研究内容:
1、清晰有效的教学目标的研究。
2、清晰有效的知识逻辑结构的研究。
3、清晰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
4、清晰有效的师生思维过程的研究。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通过计划-行动-反思-修改的行动研究模式,进行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开发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课题的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研究阶段(2011、9)主要是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学习相关理论,调查分析我校信息技术与第二学段数与代数教学结合得现状。
第二阶段:实证研究阶段(2011、10-2013、5)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开展行动研究。
第三阶段:结题总结阶段(2013、6)对有关研究进行归纳和理论分析,完成子课题研究报告。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对于研究过程中运用和实施的有效策略,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并形成相关的文本或电子资料。
任晓霞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