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研究小结
清晰而有效的教学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看法是:“有效”即“有效果”。对教学是否有效的判断,最关注的是结果的好坏和效果的有无,它并不联系“投入”来考虑“产出”。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致力于追求清晰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来,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一、刺激集中,主次分明
课堂容量适中以学力为中心,以大纲为准绳,以教材为根本,以考题为凭借,据此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容量就是适度的。课堂容量适中就是以学生学力为本,在降低教学起点的基础上,夯实三基,然后不断增加教学容量和难度。课堂教学的容量恰当与否决定了教学实效的高低,容量的大小在于集体备课时吃透两头号准脉。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目标明确是指上课时老师明白这堂课要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在一节课上,师生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进行,教师上课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内容正确、重点突出。
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细枝末节的知识可以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对重点知识、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气教学,对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懂、弄清、熟练掌握。
三、方法得当、清晰授课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教师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