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有效教学,即实实在在的教学,就是课堂上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指导,使学生在常态下脚踏实地学习,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而有时教师只追求课堂形式的花样多,忽略了课的实质。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成为有效教学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数学知识培养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学具能够比较形象的模拟一些抽象问题,极大地增加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学具本质上就是把掌握特定的概念、命题等应有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 为动手操作的程序,通过学生的操作, 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如何有效使用学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构建清晰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通过组织、实施清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通过研究,探索并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系列可行措施。
3、通过研究,探索并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系列可行措施。
三、研究内容:
1、清晰有效的教学目标的研究。
2、清晰有效的知识逻辑结构的研究。
3、清晰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
4、清晰有效的师生思维过程的研究。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通过计划-行动-反思-修改的行动研究模式,进行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开发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课题的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研究阶段(2011、9)主要是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学习相关理论,调查分析我校信息技术与第二学段数与代数教学结合得现状。
第二阶段:实证研究阶段(2011、10-2013、5)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开展行动研究。
第三阶段:结题总结阶段(2013、6)对有关研究进行归纳和理论分析,完成子课题研究报告。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对于研究过程中运用和实施的有效策略,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并形成相关的文本或电子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