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例中我们发现:“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流程设计,形成了鲜明的结果对比” 。这种现象引发我们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我们一贯提倡的“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已经证明,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有效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益(结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才能完成。只有学生本人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但在不少学校里,我们仍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尽管像容器、接收器一样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全盘接收,可到面临实际应用时,却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这种“高分低能型”人才现象清楚告诉我们当今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摆在首位。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研究”。通过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系列可行措施。
二、研究目标:
1、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构建清晰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通过研究、实施清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通过研究,探索并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系列可行措施。
三、研究内容:
1、清晰有效的教学目标的研究。
2、清晰有效的知识逻辑结构的研究。
3、清晰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
4、清晰有效的师生思维过程的研究。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通过计划-行动-反思-修改的行动研究模式,进行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开发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课题的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研究阶段(2011、9)主要是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学习相关理论,调查分析班级班级学生现状。
第二阶段:实证研究阶段(2011、10-2013、5)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开展行动研究。
第三阶段:结题总结阶段(2013、6)对有关研究进行归纳和理论分析,完成子课题研究报告。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对于研究过程中运用和实施的有效策略,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并形成相关的文本或电子资料。
杨亚君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