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成果>>个人研究小结
十一月研究小结
发布日期:2011-12-29   点击次数:    作者:任晓霞  来源:

 

清晰的教学目标对数学课堂有着指导意义,本月我主要研究指定清晰有效的教学目标。
1、既关注知识技能目标又关注过程性目标。在制定和把握教学目标时,必须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方面的目标同时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而不能仅仅关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目标,应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2、既关注即时目标又关注远期目标。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把局部教材和整体数学教材综合起来,从而把每个知识点或某一个单元、甚至一单元在整个数学教学中对人的发展的地位和作用结合起来。课程目标的实现,它不是通过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教学就能达到的。因此堂教学要注意系统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在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一方面在系统论整体原理指导下搞好总体目标到课时目标的逐级分解,使总目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都被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
3、要因人而异,制定教学目标。不应为全体学生设置同一个目标。而应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智力特点、学习成就以及个性、需要的不同,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
4、教学目标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目标是指《大纲》明确提出来了的教学要求。一般地说,教养性目标是显性的。隐性目标是指那些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认真思考才能确定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讲,智能发展目标和思想品德教育、情感培养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目标是隐性的。处理好这两种目标之间的关系,一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领会《大纲》精神,制订好显性目标;二是教师要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过程的设计,将隐性目标显性化,形成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师施教的三类素质教学目标就会清晰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明确指挥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达到清晰课堂的目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