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成果>>个人研究小结
12月小结
发布日期:2011-12-31   点击次数:    作者:蒋培华  来源:

 

提问的价值
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问题,还要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引导学生提出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更要注重组织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最大程度地发挥问题的价值,不仅使学生顺利地解决提出的问题,而且通过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发展。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效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能提问
    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和勤于思考的习惯,首先要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复式统计表》这一课,在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独立思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随后组织学生在4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并可互相比较:相同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问题呢?试着把解决的方法说一说,互相评一评。在学生独立提问、小组交流时,教师可以深入到各学习小组中,倾听学生的交流,全面了解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从而为接下来在全班进行整理归类与启发引导,做好充分准备。
    二、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提问
    使学生养成会提问、善提问的能力,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如《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习题中,学生首先可能提出“跳绳达标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这也是一步解答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解答、重点交流。学生中还会出现其他的问题,我们更要保护这些学生独创性的思维成果。比如,有的学生还可能会提出:“这四项运动中哪项男女生相差最多?”……这时,教师要引导提出问题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到提出这个问题的,从而对提出问题的方法进行指导。否则,教学之后,学生可能仍然一片茫然。
    三、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思考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还要善于提炼、组合、拓展,依托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让我们的数学教学,从有价值的问题开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