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学数学课,教师们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引下,课堂中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反思活动引入课堂教学,在课的结束前,真少不了这么一个片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这对提炼一节课的知识点和方法无疑是有效的做法。本人认为要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习惯,在关注收获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念。我们有些教师一方面担心课临近尾,让学生提问题会拖课,影响一节课的整体性(有些内容的课应有意识地多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提问),另一方面学生的提问会给自己难堪,下不了台(特别是公开课),弄巧成拙。在观摩“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教师大胆让学生提问,一学生提出“为什么面积单位一定要用平方呢?”在观摩“减法的运算性质”一课时,一学生提出“为什么不能叫减法的结合律呢”等等,着实让教师一时难以回答。因此,课堂中既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提问,又要精心预设学生的问题,如果学生的提问教师摸不着边确实是尴尬的(特别是面对听课者)。机灵的教师可能会把“问题”踢给其他学生,但教师自己心中无底毕竟空虚。当前,大力提倡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小学教师也要研究初高中数学,甚至是大学数学深远意义可见一斑
。当然,关注一节课的收获和问题,并不是每一节课的固定模式,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培养学生提问意识,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所要研究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很丰富,教学中的广度、深度、张度、力度、频度、难度等如何针对教学重点、难点来选择;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所形成的一个共同体,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最终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课堂教学达到诸因素的和谐统一是我们全体教师永无止境的追求目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课堂逐步实现了从“传递中心”的教学向“对话中心”的教学转变,从“记忆型教学文化”向“思维型教学文化”的转变。广大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构严谨、环节流畅,学生学得轻松自信,充分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师引领得体,师生、生生互动充分,新课程的理念已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接受和实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