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笔记7(汪娇美)
发布日期:2012-01-06   点击次数:    作者:汪娇美  来源:

 

一直以来,新课程就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自然数学教学就不再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而且是生命的对话。作为在一线的教师,深深的感觉到:“对话”,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技巧,更是一种师生关系,体现出了多元化的平等交流、沟通发展的理念。“对话”它要求师生敞开彼此的心灵,随时接纳对方;同时 “对话”也要求双方形成一种彼此 “倾听”的关系,让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共同发展。""对话"这一全新的理念充分地关注了每个学生的心理和体验,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促使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使数学课堂充满着生命的律动。
可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体现不出“对话”的多元性和有效性,使得对话仅留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收效低,不能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目标。所以数学课堂中,我们要深入了解“对话”,提高“对话”的有效性。
对话意味着平等的交流,意味着合作与探究,它使课堂成为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对话空间中,教师要重视提高对话的有效性,能进行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交流,也学会分享,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一个多元的立体交叉的对话空间。我们倡导让学生在与充满灵感、激情、思想的对话空间中,拥有对学习不懈的追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