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8
发布日期:2012-01-09   点击次数:    作者:白玉仙  来源:

 

我校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时把立足点锁定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尤其是课外作业的负担,实现减负增效。我们提出的模式是“开放课堂模块导学”。所谓开放课堂,就是要放开教师的手脚,还学生以自主,放开课堂的时空限制,把课堂延伸至课前,延伸至家庭;同时,也放开对教师的束缚,让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保证完成相应教学任务。所谓模块导学,通过大环节把一堂课分层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限定师生活动的比例、性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同时,每个环节给出相应的构件,便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进行组合,确保模式的灵活性、适应性。其基本思路是环节前移。即把学生自主学习部分设为预学模块,移至课前(主要对中高年级而言,低年级可以安排在课内,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除了预学单的适当引导外,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同时还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由于预学是在学生充分自主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学生所取得的点滴成绩都能很好地发挥出自我激励作用,而在课堂或同伴交流中获得肯定又是极好外部激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同时,对课外作业内容进行筛选,并整合到课堂巩固和检测中,让学生在有监督、有指导的过程中限时完成相关练习,提高练习的实效性,充分发挥练习的巩固、反馈、调控以及评价激励作用。
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及操作要点:
1、自主预学模块(课前)。基本构件有:阅读、尝试练习、操作活动、准备练习、生活观察、咨询调查等。这一环节根据要注意学习内容性质和总体教学目标,合理确定预学目标,尤其是模式推进的初始阶段,学生尚未习惯且自学能力尚未形成,可以适当降低预学目标,便于学生打成,增强学生信心。再根据内容合理选择适当构建,如:偏重文本阅读类的内容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教师提供的材料、其它辅助读物等自主学习,再独立完成预学作业。对于探究类或解决问题类的内容可以设计预学单引导学生尝试练习(操作探究);对于知识连贯性较强的内容或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可以准备性练习或生活观察、咨询调查等手段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然后编制明确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且便于检查了解的预学单。最后,要注意及时了解学生预学情况,督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为调整教学预案收集第一手资料。这一环节是在课前甚至家庭完成的,仅靠预学单引导,所以是最能体现,也是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同时,学生个体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预学时间,适时寻求老师、家长、同伴的帮助,确保预学活动落到实处。这样的预学环节立足“生本”,由有别于那种齐步走、走过场式的课上自学。
2、情境互学模块。基本构件有:尝试、操作、讨论、交流等。在学生预学的基础之上,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操作(练习),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整理思维,加深体悟,同时把学生间的差异资源化,实现兵教兵,齐发展。这一环节贵在体现“生动”,以生动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灵活的课堂组织引发生生互动。
3、交流建模模块。基本构件:讨论交流、质疑问难、抽象概括等。通过教师导学,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规则、建立数学模型等,并解决小组学习中的共性问题等,使学生习得新知概括化、条理化、清晰化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一环节关键在于教师要把握“深度”,既要避免盲目深挖,又要避免因学生自主学习造成的认识不到位现象,真正实现自主有高效的品质课堂。
4、巩固检测模块。基本构件:练习、检测、解释、设计、操作等。关键是要整合教材、补充习题等练习资源,做到层次性、针对性、典型性,在巩固、检测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促进内化,形成技能,让学生在巩固和检测,反馈和调控,评价和激励中走向深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