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个人研究方案
冯菲菲
一、研究目标、现实意义
《利用多元评价优势 实施小学课堂高效教学》的研究目标就是以树立全面正确的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为先导,立足于我校课堂教学的实际及学生学习的现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通过对评价策略的分析、改进和应用,探索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落实苏教版教材编排意图的最佳教学途径,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1、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出发,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秩序;以改善课堂上教与学的方式为抓手,追求课堂教学有限时间内的学生发展的最大化。
2、以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动研究为途径,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3、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多样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4、以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为推动,不断积累、进而总结提炼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5、以构建可操作的教学过程性评价标准为抓手,努力构建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估体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实意义:
1.本课题实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科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通过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探索,从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整体优化,提高自身的素质。
2.本课题实验有利于促进学科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学科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是联系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有助于改变学科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有利于促进农村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通过构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全校实验教师提供使用苏教版实验教材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范式。
3.本课题实验有利于充分体现和发挥具有江苏特色的小学课程教材的特点和作用。通过对苏教版国家课程标准小学实验教材实施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定会给教师以启迪,更好地使用好教材,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给所有学生能获得必需的学科知识,给不同的学生在学科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具有江苏特色的小学课程教材的特点和作用能得到充分地体现和发挥。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逐步形成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思想和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2.发展性教学理论。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建立能促进儿童一般发展要求的教学。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3.发现教学理论。发现教学要求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的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是把现成的结论提供给学习者,而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它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4.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以往的知识结构对于现有的学习过程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走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重差异发展,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和认知能力。
5.有效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学习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它强调: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以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三、研究期及任务
第一个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情境的研究
第二个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
第三个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操作的研究
第四个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探究活动的研究
第五个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4.总结阶段
收集信息、整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