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成果>>个人研究小结
如何构建清晰的数学课堂
发布日期:2012-02-23   点击次数:    作者:王佳波  来源:


 

如何构建清晰的数学课堂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不再是那种死气沉沉的灌输场所,而已逐渐成为一个充满探索、充满情趣的学生学习乐园。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教师教学内容不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课堂板块设计不明晰,教学过程缺乏让学生真正探索体验的过程,学生学习表面化,从而导致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两极分化,教学效率低下。所以我们要保证数学教学清晰,包括这堂课的主要环节要清晰,学生学习中所要学的内容要清晰。因此构建一个清晰的数学课堂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一、数学学习内容要清晰  
数学教材的内容只是对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的一个反映,一种理解,一种选材而已。一堂数学课学习内容的选择,是在对课标、教材充分感悟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出来的。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选择教材内容时对教材表面化理解,甚至望文生义,不能感悟教材文本内容,更不要说去超越文本内容了。比如说二年级上册的《可能性》,本课是要让学生明确:在都是红球的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在没有红球的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摸到红球;在有红球也有其他颜色球的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不是红球。教学这道例题还要注意三点: 一是摸球应在随机状态下“任意”进行,让各种情况都有发生的可能。透明的口袋能让大多数学生看到里面球的颜色,而蒙住眼睛摸球是在看不到球的状态下随意地摸。当然,不透明的口袋里球的颜色看不到,不蒙住眼睛也能任意地摸球。可是很多老师喜欢让学生根据摸球结果猜不透明袋子里装的是什么颜色的球,这样就把学习内容颠倒了。  
二、数学学习目标要清晰  
现在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列出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但相当一部分是空洞的,或与教学过程脱离的,甚至是为了应付检查的。这样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定位不全面、不准确,导致学生的学习要求过低或过高,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要明确到底应达到怎样的学习程度,明确适中的符合学生和课程标准的知识范围和深度,同时应突出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方法的提炼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而这一目标在课前设计时应该是预设的,清晰的。  
三、数学教学板块要清晰  
大部分教师已经能在数学常态课的教学中关注到块状设计,新授课的教学设计一般来说是“情境引入(复习导入)→探究分析→应用拓展”。这种教学设计的结构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又能较好地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心理体验,还能充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平形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教学案例中,板块可设计如下:  
1. 复习导入。先让学生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再说说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求?
2. 探究活动。采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发现问题。这一过程应让学生充分探究、思考、动手。    
3. 应用与拓展。设计相关的基本技能与提高基本能力的练习,以及结论在数学、生活中的应用。  
上述板块,较清晰地描述了一堂完整数学课的教学设计。在板块教学设计中,板块与板块间的过渡要明晰,要让学生很自然地明晰下一步应该学什么,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数学学习过程要清晰  
教学活动不是单向的教师活动,也不仅是单向的学生活动,而是师生两个主体共同进行活动。活动中师生所担任的角色不同,学生是学习者,教师是组织引导者。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喧宾夺主,造成一种单向的活动,如教师在讲例题时,往往出现教师讲的多,而学生参与的少。其实所谓例题学习也应该是师生互动过程,是教师在不断引导、解释、归纳、规范的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帮助、引导要合适要到位。在例题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在读读、想想的基础上再往下读读想想,不断联想,不断刺激学生思维,不断归纳出现的信息。学生通过在这个过程往往能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当学生得出的结论、信息呈多样化时,我们又要帮助其归纳出清晰有效的结论或方法。  
清晰的学习过程展开,还与教师的文字语言表达,肢体语言表达是否合适恰当,与教师的解释是否深入浅出有关。教师要学会凝练自己的语言,要学会使用通俗而又不失真的语言。合适的语言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啰嗦的语言反而会搅乱学生学习的思维。  
当学生经历探究,当师生进行互动后,所呈现出来的规律、结果,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归纳,提炼出数学思想与方法,并及时提供层次感清晰的练习,并再次通过师生互动,讲练结合等方式,促使学生学习的到位,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