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成果>>个人研究小结
2月份研究小结
发布日期:2012-02-24   点击次数:    作者:谈莉  来源:

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尝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鲜明、合理的课程资源意识,倡导教师成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树立从学生需要出发,从学生发展出发的意识。作为数学教师,如何来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在数学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上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活用文本性资源
  “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叶圣陶语)而教师要想用好、用活教材,就要不断培养自身对教材的敏感度,平时能不厌其烦地阅读我们手中的教材,用一双慧眼去发现资源,用一份爱心去呈现资源,用一腔热情去运用资源。
   在使用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后, “主题图”是数学新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主题图”以情境、画面等形式呈现学习的素材,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学生的需要角度出发考虑,只有学生真正需要真正喜欢的才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同时情境中蕴含了需要探究的数学问题。这样的主题图让学生从中感知了数学问题的存在。有效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调动基础性资源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问题和预习时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启动学生的基础性资源,促使学生自觉地回顾旧知,激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新知、构建新知。
    小学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后继学习内容几乎都是先前学习内容的概括、加深和发展。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将问题转化为旧知,帮助了学生交流和讨论,也使之成为了每位学生的内心需要,同时借助集体的力量更好地完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基础性资源,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三、挖掘生活性资源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取学生有经验的、感兴趣的典型事例作为数学教学的资源,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与神奇、体验数学的魅力。校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从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提炼出的教学资源也是“学习内容生活化”的有效载体。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善于发现校园中的数学素材。
    教学实践说明,只有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社会,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被激发。
四、利用互动性资源
    这里的互动是指学生与学习内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如何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互动资源呢?我认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既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也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不同的学生提出有差别的学习要求。其次,要尊重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自己知识引导者、服务者和促进者。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深刻理解数学、探索数学的情境,营造宽松和谐与有效竞争的互动氛围,给学生提供探索、表现、展示的机会,努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总之,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数学空间。为此,我们在用好现有教材的同时,还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课内外一切的教学资源,以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形成数学教学的新格局。让数学课堂成为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的乐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