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主题: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1、学生话语系统的丰富促进学生思维的清晰有效。2、清晰有效的知识逻辑结构的研究。3、清晰有效的课堂教学板块的研究。
二、研究原因: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仍不免看到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不和谐因素。一些数学专业的话语系统词汇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偏差;课堂中教师将各个知识点放在独立的教学环境中展开教学,使得学生只会做“死题”,不能灵活运用;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不够透彻,导致教学板块不够清晰,学生的学习中心发生偏离。这些都使得我们的数学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我们预计通过“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系列可行措施。
三、研究过程
(一)主要任务。
①撰写四个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案例,并形成文本材料;
②撰写一篇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方面的论文并争取发表;
③完成网站相关内容的上传。
(二)研究方式。
①围绕学期主题认真学习有关材料,然后制定计划,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尝试验证;
②开展研讨活动,对所研究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③及时记录研究过程,可以是随笔日记,也可以是叙事故事等;
④及时总结提炼,形成有价值的案例、论文和课件等。
(三)研究步骤。
1、2月:完成课题研究计划。围绕研究主题开展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撰写教学案例,课后反思和心得。
2、3月:围绕研究主题开展二次教学研讨活动;撰写教学案例,课后反思和心得。
3、4月:围绕研究主题开展第三次次教学研讨活动;撰写教学案例,课后反思和心得。
5、5月:围绕研究主题开展第四次次教学研讨活动;撰写教学案例,课后反思和心得。
6、6月上交论文、案例等资料,对研究情况进行总结。
任晓霞
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