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理论学习
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情景创设的有效性
发布日期:2012-03-27   点击次数:    作者:臧斌  来源:

 

                                情景创设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换言之,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而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使学生较容易的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即: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目的是为了他们更好地学习,而不是为了营造表面的情境而“作秀”。如果情境创设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这样的情境要坚决摒弃。而我们则呼唤的是一个“求真”的、“有效”的教学情境。那么,如何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呢?笔者觉得需注意以下几点:(1)情境创设要有简约性;(2)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3)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4)情境创设要有思考性;(5)情境创设要有探究性;(6)情境创设要有现实性。
       情境创设要有简约性。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而并非课堂教学的摆设。情境的创设简洁有效,可以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更多的精力花在探究上。若情境过繁,使学生纠缠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则会浪费课堂时间,影响教学效率。对于情境设计要精心考虑,必要剪裁,适当提炼,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数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案例一:《百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断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课堂一开始,教师手端两杯糖水,请同学们判断一下,我手中的哪杯糖水更甜一些。用眼睛看得出来吗?那怎么判断?学生争议中提出喝一口就知道了(指一名学生喝一口,再告诉大家哪一杯甜。)如果第一杯含糖40克,第二杯含糖50克哪一杯比较甜?学生争议中得出:还要看杯中的水各是多少克?如果第一杯含糖水100克,第二杯含糖水250克,哪一杯比较甜?生:第二杯糖多,但水也多,应该算一算。
    从两杯糖水判断哪一杯糖水甜这一简单而又真实、自然的情境,很快地让学生投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课堂实实在在,简洁明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为此,在情境创设时,应该简约一些,实用一些,突出数学的元素,直奔主题。要避免情境创设过于花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