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理论学习
探索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发布日期:2012-03-28   点击次数:    作者:冯菲菲  来源:

探索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在真实、常态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我们主要以提高教师设计问题的层次性、发问技巧和增加学生候答时间三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录像在课后进行课堂观察,开展有效的反思活动。

1、课前——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的层次性,形成问题链。

我们设计的问题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紧靠教学目标,要突出课堂知识的重点、难点,使提出的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问题要少而精,具有思考的价值。为了提高问题的层次性,我们参考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法[5](如下图)。

 

我们要多设计一些层次性较高的问题,比如理解型、应用型、评价型问题,尽量减少一些低效问题。同时,要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要有梯度,形成问题链。也就是说我们设计的问题应该能有机结合,组成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具有梯度的问题链,这条问题链应该能很好地体现我们的教学思路。

2、课中——教师巧妙发问,合理安排答时间。

教师在发问时要抓准时机,用简练、清晰的语言巧妙发问,这样才能发挥出问题链的功能。另外,候答时间的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候答是指教师提问后停顿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韦伦(w .w. Wi1en)对研究发问的技巧中论述到:在学生回答之前提供思考的时间,发问后等待3——5秒或更长时间,可以增加学生回答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相反,让学生马上问答问题会明显减少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6]有效使用候答时间将增加学生对课堂问题的参与度,以及主动提问的可能性,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思考并产生答案。[7]

3、课后——对课堂提问开展有效的反思。

课后通过填写观察记录表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的反思方式。无可否认,我们以前的反思都是课后凭印象进行的反思活动,虽然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可是教者本人内心感受不深,到了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种不足之处往往一犯再犯。通过对课堂进行自我反思时,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的某些环节和细节实现“再现”或“回放”, [8]这样,我们在反思时就能做到有据可依,给我们反思提供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直观的教学案例。这样的反思效果是深刻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反思,这大大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