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理论学习
三月理论学习笔记1(任晓霞)
发布日期:2012-03-29   点击次数:    作者:任晓霞  来源:

 

三月理论学习笔记1(任晓霞)
摘要:
数学活动是一种包含有猜测、错误和尝试、证明与反驳、检验与改进的复杂过程,其结果是在数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错误。然而“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黑格尔语),是学生的准经验,是被忽视又亟待开发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处理不当,将会影响后继教学,甚至阻碍学生的发展;如果充分利用,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变化和成长,还能体验到人格的尊严、真理的力量和交往的乐趣。因此,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差错,引领差错,使孩子从差错中走出来,让差错显露出可贵,让差错焕发出光芒变成美丽的课程资源,这是值得每一位老师思考的共性问题。
  一、合理差错,将错就错
  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过程中,有时自然而然地生成一些“错解”、“错例”、“错说”。不可否认,这些差错可能对部分学生的新知产生“负移迁” 作用,但有些差错是防不用防,是学生主客观反应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知识的易错点、注意点、关键点或思维的忽视区、盲区等。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合理的差错。这些差错与其采取“围追堵截”、“置之不理”,还不如把“错”顺手拈来,将错就错,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之效。
二、个别差错,抛砖引玉
  在课堂的差错资源中有个别差错与普遍差错之分,它们涉及两个分类维度:一就学习个体与班级整体的范围而言,二就学习个体答案中差错与正确的比例来说。不管是哪一方面,个别差错在教学中都可以发挥顺水推舟、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必另起炉灶。
三、有意差错,釜底抽薪
我们不难发现,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知识的“超前”接触、思想的歪曲认识以及对教师心理的讨好揣摩,经常犯一些故意之错。如果不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与扭转,长此以往后果严重。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要给学生一片蔚蓝的心灵天空,处理时也就毫不含糊、单刀直入、一针见血地揭露其本质,来个釜底抽薪,让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行”、持之以恒。
 
心得体会: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错误的纠正和理解不能期望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练习就能达到,主要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并以学生主体内在的“观念冲突”为主要前提。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出现的差错资源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非预设的,但总体说来,非预设的一般会更多些。前者由于意料之中,应对策略胸有成竹,处理也就得心应手。后者意料之外,不同学生各异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知识背景等因素,导致思维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产生的意外差错也可能是有创造性的、古怪的、偏僻的等各种情况,防不胜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