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简析
内容:图形的平移
地位: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已经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平移到指定位置。初步体会了平移的特征。例题要求学生把小亭子图从方格纸的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为学生利用有关平移的已有经验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
例题分析:第64页例题教学把简单图形连续平移两次,教学过程设计成两段: 第一段让学生体会变换图形的位置,有时需要把它平移两次。方格纸上的亭子图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如果按斜向既看不清楚、更难以操作。如果沿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把斜向平移分解成一次水平平移(即左右平移)和一次竖直平移(即上下平移),容易表达也容易操作。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怎样把亭子图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这个问题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经历上述体验过程。第二段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亭子图连续平移两次,使它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至于先向右再向下平移还是先向下再向右平移都是可以的。
教学重点:
1、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分别沿水平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突破重难点措施:老师在教学平移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斜向的平移可以分解成两次简单的平移。
二、学习目标:
1、学生能在以前学习平移的基础上,学习较复杂的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3、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探索与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
4、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活动,亲身参与到教学中。
5、学生在老师联系的已有的基础和经验下,学习简单图形的平移。
6、学生能积累平移图形的感性经验,体会图形平移的特点。
7、学生在课堂中能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
学审美情趣。
8、学生能感受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9、学生学会欣赏美,并对自己创造的美产生自豪感,加强学习自信心。
10.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电脑出示图,谈话:这里有一条热带鱼,我们用虚线表示原来的图形,用实线表示移动后的图形。
这条热带鱼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向右)它向右平移了几格?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小结。
⑴只要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热带鱼向右平移了几格。
⑵也可以抓住一条边或一个部分观察,看看把图形的一条边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二)、新知探究
1.出示问题,提问:小亭子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2.问:你能把小亭子图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吗?
先回忆我们过去学过的图形平移的方法,看它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可以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尝试着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3.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尝试平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以指点和帮助)
4.小组交流。
5.反馈汇报。
怎样才能把小亭子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
小亭子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
小亭子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6格。
小亭子向右下平移,斜着过去。
(教师视学生汇报隋况,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并用电脑演示)
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都是分两次;方向有先后,但对应的格子数没变;都要数清楚对应点平移的格数……)
6.指导画法:选择一种方法,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边指边说是怎样平移的?
7.归纳提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再次用电脑演示,及时小结。
如选择方法一:先确定几个关键点(图中三角形的顶点和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接着把这几个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再连成图形,这是沿水平方向平移,最后沿竖直方向,用以上方法把图形向下平移4格。
小结:我们三年级时学习过平移,知道了可以把一个图形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平移。具体平移的格数要通过数对应点或线之间的格子数。我们今天学习的平移和三年级的有不同,要分两次平移得到图形的新位置。
(三)、操作深化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完成学习目标1、2、3、6)
⑴出示小船平移图,师问:仔细观察小船是怎样平移的,并用手指出小船图的起始位置和平移后到达的位置,看一看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了几格?请你自己先在书上数一数,填一填。
反馈交流:你是怎么数的?(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小船平移了几格)
⑵电灯平移图,同上教学。
⑶问: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达现在的位置?(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平移方法)
2.设计运用,引入生活。
⑴出示小汽车图:如果现在你是一名出租汽车公司的调度员,你的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达到客户指定的地点,那么你能用哪些不同的平移方法做到呢?试一试吧!
⑵为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设计从家到学校的多种平移路线,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要求:先自己任选一题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小组长负责记录不同的方法,最后全班交流。
3.画平移后的图形。(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完成学习目标4、5)
⑴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看一个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了,如果请你画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可以吗?请注意,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
⑵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⑶投影学生作品,交流平移的过程与方法。
⑷转换练习。
教师出示一把直角三角尺,并投影出示格子纸。
把三角尺先向下平移5格再向左平移3格;
把三角尺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
个别学生上台按要求操作演示。(也可同桌练习,一人提要求,一人操作)
4.体验平移的价值。(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完成学习目标7、8、9、10)
⑴出示两条直线,观察这两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是平行线)
你怎么肯定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有无办法验证?
⑵学生默读课本第65页第3题,按书上要求操作。
⑶问:观察你画出的两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吗?
小结: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然后把三角尺沿着直尺平移,再沿三角尺的同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样先后画出的两条直线是相互平行的。
⑷学生尝试用这种方法画平行线,鼓励学生可以画出距离不同的一组平行线。教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⑸问:你能用这种方法检验刚才观察的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吗?
(四)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做了哪些事情?你对什么事印象最深?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四、作业
布置作业(完成学习目标1、2、3、4、5、6)
校内作业(基础性作业)(练习中1、2、3、)
回家作业(练习中4、5、6)
五、资源提供
四年级配套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