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操作,让学生会做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是由动作开始的,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思维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所有知识的获得和理论的概括均始于对研究对象的操作活动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操作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积极思考,把动手、动脑、动口、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外部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智力活动,更好地理解知识,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如第十二册教材有这样一道题:一台压路机前轮直径1 米,轮宽1.2米,工作时每分钟滚动15周,这台压路机工作台1 分钟前进多少米?工作1 分钟前轮压过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
由于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淡薄,对压路机和它的运动的情形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对上题的题意理解不清,作业出错多,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他们动手操作,用圆柱形的易拉罐亲自滚一滚,弄清求工作1分钟前进的米数实际就是求前轮15个底面的周长是多少,而求前轮压过的路面的面积,实际就是求15个长方形的面积,即求15个侧面积的和是多少。这样通过操作,帮助学生从纷繁的现象中清晰揭示事物的本质,把实际问题有效地转化为数学问题,学生解题也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