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成果>>个人研究小结
4月份研究小结
发布日期:2012-04-25   点击次数:    作者:钱彩华  来源:

 

4月份研究小结

    这个月我着重研究了“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的策略”,通过研究本人有以下几点感受: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我们实现新课程教学目的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它应当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将全班学生按发展水平的高、中、低不同建组,全班同质、小组异质。课桌椅最好按“T”型排列,每组4—6人,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师生间、学生间探究式的合作性交流主要形式。尤其是新教材给合作学习提供了最好的舞台。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了积极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尊、自信、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协调能力。但是,我个人为不是所有的课题都要进行合作交流学习。目前有一个现象是非常不可取的。很多教师在不需要合作交流时也进行合作交流。既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对学生的合作教学起着一个反作用。

一、营造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激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做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集体学习的优势,开展合作学习。并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来营造学习数学的氛围,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

    在进行合作教学时,有时学习较好的学生会对领悟较慢的学生讥笑,甚至是冷嘲热讽。这样很容易挫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人格自尊。合作学习的氛围往往会遭到破坏。针对现状,我发现必须创设平等和谐的讨论气氛。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好表率,学生差异总是存在的,当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主张、问题有偏离或失误时,我们教师首先要知道学生能够表达,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说明他们在主动学习,我们应该感到欣慰,首先要学会倾听,要给予他信任的目光,尊重他的回答,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这时对学生的评价非常重要,我们可以说:你很动脑筋,你的观点很好,好像不太全面,再想想你也许会有更大的收获,老师希望你下一次回答更精彩,并适度地给予点拔和启发。对于性格比较外向并善于发言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能有这样的想法,老师真为你高兴。对认识问题比较偏激爱钻牛角尖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你乐于思考的表现,不过在思考问题时,应学会全盘考虑。你下课后可以单独和老师或同学们讨论,可以吗?老师给学生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要表达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自信心,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我们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推举学习小组组长,在适当的时间召开会议,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良好学习环境。学习小组组长要耐心地把自己的思路、想法解释给其他的同学听,并帮助、鼓励其他同学理清思路,说出想法和过程。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小组长要不怕困难,多加鼓励,平时一些较容易的题目要多给他们一些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如果他们回答地好,在组内进行鼓掌表扬,让他们也经常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感。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优势。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潜能就会像空气一样,放在多大的空间里,他就有多大。

    在进行教学时,让小组内成员发挥群体优势,团结协作。小组成员会充分认识每个人的重要性,知道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因为学习成效的大小同个人是否尽责直接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承担一定的特定任务,谁也不是旁观者,谁也不能偷懒。在一个利益一致、互相依赖的学习小组中,每个人不仅把帮助、鼓励小组同伴当成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也看作是自己的义务。因为他们认识到每个同学都能为小组学习活动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只有每个成员都认真思考、充分合作。才能使自己小组在班级中成为优秀的学习团体。在教室里进行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合作实验,让同学们体会到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很微弱的,只有在集体中相互协作中,才能获得成功。他们不仅是在学习知识,而且也是进行一种社会交往活动。相互之间协作、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

二、明确规则、有序合作,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我们在进行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学习时,常常发现一组学生你说你的思路,我说我的见解,谁也不听谁的。结果是合作学习成了形式,没有实际的效果。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我教育学生要遵循合作学习的规则,有序合作。每个同学要学会倾听、学会有礼。一个成员发言时,其他成员要注意倾听他人讲话,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我们提倡适度争论,但争论要有礼貌,有礼貌的打断别人的讲话,发言者也应有礼貌地接受被打断。老师将教学设计的讨论题写在黑板上,同组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选择研究方案。确定以后由组长掌握,各人先自学,然后逐个成员交流讨论学习心得。大家各抒己见,最后由组长归纳。由一名同学作中心发言,其它同学补充修改。各小小组讨论完后,可由老师组织全班交流。我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教授邵瑞珍指出:“合作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能使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合作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增强群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教育气氛。”

三、大胆质疑、在合作学习中思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应大胆提倡这样大胆质疑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关键的是学生能否主动表达见解和提出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在教学中能否主动提出问题是合作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有时尽管教师精心创设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情境,而会提出问题的学生总是极少一部分。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学生不懂得该如何提出问题。二、教学氛围太过严肃,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不敢提出问题。三、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总担心提出的问题会让同学和教师讥笑。这些情况无疑将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激发和培养。针对以上情况,我努力创设“和谐的、宽松的合作学习情境。”要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宽松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敢于善于提出问题的前提。教师把学生作为完全平等的人看待,以自己真挚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民主、理解、信任的人际关系下,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大胆创新,锻炼和培养个性的发展。在进行合作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行进行讨论,让学生不要一下子就面对教师和全班同学,可以在小组内先进行提问题比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的氛围中削除畏惧心理。另外对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我们指导他们先把问题写出来再提;对于课堂上一时还没有提问勇气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课后继续提,并进行恰当的鼓励,使之最终能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在进行复习课教学时,在引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后,我常常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学生提出问题,另一组学生回答,然后交互提问,比一比,哪一组提出的问题质量更高,哪一组回答得好。这样课堂的学习氛围很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连平时不大发言的学生也纷纷抢着提问题和回答问题。

    学生是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合作学习能为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提供展示与进行互补的平台。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增强,还淡化了教师的权威和促进了教师主导性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平等和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它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增强了自信心,能全面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施技巧恰当运用合作学习才能扎实有效的学习成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