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动态>>活动记录
5月份研究课(王文霞)
发布日期:2012-05-31   点击次数:    作者:王文霞  来源: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前思考:
1用图画呈现了甲、乙两杯果汁共400毫升,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两杯里的果汁同样多。这是一件事情的开始、变化、结果三个时段的主要状况。甲杯里的部分果汁倒入乙杯后,两杯果汁才同样多,如果把甲杯倒入乙杯的那些果汁仍然倒回甲杯,就恢复了两杯果汁的原状。这是人们的经验,也是学生能够想到的办法,教材用图画展示了这样的思考和问题的答案。例2中小明的邮票经过两次变化最后还剩52张,问题是他原来有多少张邮票。学生会感到,这题的事情虽然和例1不同,但都要从现在的数量追溯原来的数量。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例题
学习例1
1.呈现问题。
1)出示原来的两杯果汁,并出示条件两杯果汁共400毫升
提问:如果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人乙杯,这两杯果汁的数量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发现不仅甲杯减少了.乙杯增加了,而且甲杯和乙杯正好同样多。
3)回顾操作过程,出示例题中条件部分的完整示意图,提出问题: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2.解决问题。
1)提问: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人乙杯后,两个杯子里的果汁总量有没有变化?一共还是多少毫升?那么现在每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
2)小组讨论:知道了现在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可以怎样求原来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
3)在学生提出再倒回去看一看时,追问:如果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再倒回甲杯,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学生画图后,组织展示、交流,并相机呈现教材提供的第二组示意图。
引导学生认识到再倒回去后,甲杯在200毫升的基础上,增加了40毫升;乙杯在200毫升的基础上,减少了40毫升。
5)小结:看来再倒回去是个好办法,用这个办法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原来两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
3.填表回顾,加深对倒过来推想的体验。
I)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能按照解题的过程将教材中的表格填写完整吗?要求边填边想表中的每个数据各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2)提问: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策略?你认为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后,揭示课题并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习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后,再要求说说题目的大意。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将题目的意思更清楚地表示出来?
2.在学生讨论后,指出:可以按题意摘录条件进行整理。出示下图:
原有?张一—→又收集了24张一—→送给小军30张一—→还剩52
提问:你能根据上图再说说题目的大意吗?要求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
3.明确可以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后,提出:你能仿照上图的样子,表示出倒过来推想的过程吗?
学生尝试画出倒推的示意图后,出示下图:
原有?张一一去掉收集的24一一跟小军要回30一一还剩52
要求根据上图写出倒推后每一步的结果,再让学生综合倒过来推想的过程列式解答。
4.要求学生根据答案和小明邮票张数的变化情况顺推过去,看看剩下的是不是52张。
5.引导反思:解决上面这个问题时,是怎样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的?你认为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
(三)巩固练习
出示练一练,学生各自读题。
提问:你打算运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是什么意思?你能换种说法表示这样的意思吗?
学生解题后,组织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推想的过程。
作业:
练习十六第12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设计:    做练习十六的第12题。
六、资源提供:配套光盘。
 
教后反思:生活里的事情从发生到结束总是有过程的,事情发生的过程或是在数量的多少上发生变化,或是在方向、路线、时间等方面发生变化,或是在其他方面发生变化。研究这些事情里的数学问题经常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从事情的起始状态,根据将要发生的变化,推断结束时的状态;另一条是从事情的结束状态,联系已经发生的变化,追溯起始状态。学生比较习惯用前一条线索分析数量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有些问题用后一种思路去解决是比较方便的。本单元教学逆推策略,通俗地讲就是倒过去想,即从事情的结果倒过去想它在开始的时候是怎样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