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提问习惯的作用
第一,学生学会提问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育中,注意提问,将实现教学中心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学习时的被动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地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充分发挥的主体性。(1)学会提问,有利于发挥学生积极的思维水平,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问的多学生说的少,而且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往往是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和认知水平出发的,提问的内容常常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范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范围狭窄,思维方式处于被动状态。有些问题一旦超越或低于学生的回答能力。就会学生失去思考问题的兴趣。而学生提问,都是从自己需要的角度出发。在课堂前他们会饶有兴趣地去准备,针对自己未知的区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提出一些有2代表性的问题。这样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心智潜能就能得到高效发展,思维水平也会大大提到提高。(2)学会提问,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提问,学生在新授课之前必然要认真预习新课,主动地去发现要提的问题。学生在预习新课时,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课上就会带着问题认真听讲。如果在老师讲课后还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学生课内外必然会主动地向老师提问,这样就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展。(3),学会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的学生,大多数自我意识强,有个性,有追求,喜欢表现自己。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提问,是一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表现,能使学生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要提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学生学会提问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个性是人在个体上的表现或反映,它是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诸方面的一系列稳定特点的综合,学生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这是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提问,教师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面向全体学生,允许每一个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所学知识存在疑虑提出问题。这样,让学生学会提问不仅使教师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应根据学生所提问题在同学见进行讨论。同学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的认识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于学生大胆、积极的发言要以鼓励为主;对于学生提出的片面观点,可以让别的学生纠正,不要直接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使每一个学生从自我的角度谈几点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
第三,学生学会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能力是指个体具有产生独特成品的能力,主要指应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一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创造能力的核心是求异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提问,必须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学生在数学课上,对某一道题目提出多种解题的方式时,教师要加以有利于培养学生肯定和鼓励。在数学中有许多可用多种途径和方式解题的习题,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某一问题展开联想,敢于提问,不要只追求答案的唯一性,这样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如在数学中开放题的练习,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