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理论学习
5月理论学习(浅谈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发布日期:2012-06-22   点击次数:    作者:蒋培华  来源:

 

浅谈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有效教学,具体量化到实际教学中,应该包含六个维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创设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情境。
2、创设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情境。
3、创设源于数学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
4、创设思维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目前,我们的教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工作是低效或是无效的。其实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所追寻的目标和境界,它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呢? 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1.准确把握教材。教材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与学生交往中最重要的媒介。教师在备课时,必要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分析教材:
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②教材中所呈现的情景和题目的作用和意图是什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有效的资源?
③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
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认真的研读教材,分析教材,体会编者的意图,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2.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还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所从事的认识教育教学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3.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教学内容"。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对于我们新教师而言,坚持写教学反思尤为重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