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笔记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基础教育数学的改革要以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为目的。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已有经验和知识,并以此为教学的出发点,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强调教师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开展这一活动的合作者。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环境,从学生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促进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归纳、类比和反思等活动;使学生亲历数学活动,掌握和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以“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质疑为核心实施开放式教学。
心得体会:
1、学生自学.
⑴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
⑵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教师指导学习的方式: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
⑶古人云:学起于思,思于源疑。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好习惯;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