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一节课,只有40分钟,但就是在这40分钟的时间内,如果把握不好,学生会如坐针毡,苦不堪言。所以,如何让这40分钟升值,我认为,情境的创设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创设情境时,我们在注重生动有趣的同时,更要紧扣教学内容,让我们创设的情境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激发兴趣,引起思考,并对以后课程的展开起到导向作用。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而它的逻辑必要条件的基础就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进行直观教学,有力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们对周围的事物作用密切相联系的,儿童的理解能力来自他们作用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的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来获取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所以,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直观的、感性的,只有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真正地接触数学、感受数学,再结合多媒体手段教学使得数学的抽象内容直观化,才能够让小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从而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二、及时捕捉闪光点进行赏识教学,有效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陶行知老先生曾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他特别主张“尊重、信任、理解”儿童。在中国最早把“小孩子”称作“小朋友”就是陶行知老先生了。赏识是孩子精神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阳光、空气和水。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找回自己的童心和童真,多和孩子沟通,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方面的指导员。同时,教师也要适度放松对学生的约束,给他们一定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培养孩子独立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优秀的孩子及孩子优秀的表现固然值得赏识,然而,对于后进孩子及孩子后进的表现,尤其需要我们去努力挖掘他们值得赏识的因素。在班级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赏识”的使用,正确地使用各种有针对性的鼓励语言去表扬学生,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我和学生的心灵贴近。
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增强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会让学生久久回味,然而教学情境创设的必须切合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游泳,我们也必须在数学中学习数学。”
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可以结合学习的内容将新知识部分转化为形式多样的“数学小游戏”,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
四、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进行情感教学,保证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富有成效。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生活。作为数学教师的我把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优化组合,使数学知识充满着人性的智慧,使学生飘扬在人文氛围中,潜移默化形成一定的人文修养。
有效的数学课堂,能使学生各个方面得到发展,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因此,教师应用数学教学有效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发展最好的、最基本的渠道,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数学教师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