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成果>>个人研究小结
十一月份研究小结(虞兰琴)
发布日期:2012-12-05   点击次数:    作者:虞兰琴  来源:
数学课中也要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案例】办公室里,几位老师正在批改作业。甲老师说:“哎,方法是对的,可惜把数字抄错了,你们班情况怎么样?”乙老师说:“我们班也有,而且好几个呢。”丙老师说:“是啊,我发现部分学生的读题能力真的很差。家长反映说,孩子做作业不读题目,读不懂题目。”
    透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常把数学书当作习题集,忽视对教材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传统的教学也观念认为:阅读文本,只应是语文教学所为,数学教学,只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就行了。其实不然,“数学阅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对于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美国学者柯尔语
    一、阅读文本,有助于知识内化
    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首先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学生不是仅以理性躯壳进入“数学文本”,而是带着个体的体验、认知模式、情感态度展开阅读与理解,赋予数学知识以新意义、新价值。通过阅读,将外在显性知识内化为内在缄默知识,使新知识嵌入旧知识体系之中,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相互关联的有序整体。课堂上要重视学生对数学阅读的意义阐释,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感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阅读文本,有助于教学优化
    数学中的应用题、文字题、图表等,这些数学文本由数字、抽象符号以及语言词汇等构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学生阅读教材例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阅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会产生深层次的反思与感悟,提升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知其一又能举一反三,知其中而又能优于外。如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课本就呈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⑴5+3+5+3=16厘米;⑵5×2+3×2=16厘米;⑶(5+3)×2=16厘米。这些方法对每一个学生来说,由于其内在思维的差异,可能有不同的选择。在阅读例题时,不能只是让学生读读、看看、念念,要注重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⑴各种解法的依据是什么?⑵每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在比较、思考中学生分析了每种解法的特点,找到了简捷的方法。学生对长方形周长计算策略的不断优化,正因于对解题策略的不断反思和评价,而这种评价和反思又是借助于学生对数学文本的阅读来实现的。
    三、阅读文本,有助于差生转化
    数学教学实践表明,对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而通过数学文本的阅读,有利于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知识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体教学是做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有效的个别学习首要的是教会学生阅读。国内一些较为成功的教学改革说明了这一点,如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突出自我感悟、自我练习。
    四、阅读文本,有助于学习个性化  我们知道,不同的学生因为个体差异(知识基础、生活背景及思维方式等),对同一个数学素材,所做的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等也不同的。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固然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还必须靠他们自己去阅读,领会,才能消化。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实质上是由消极的听讲者转变为主动的思考者的过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阅读数学文本的功能,将数学文本阅读纳入到数学教学的环节中去。有些教师常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打开课本,学生也只有在作业中碰到问题时才想到课本,这种情况减少了学生与教材接触的机会,有时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要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