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成果>>个人研究小结
1月份研究小结(臧斌)
1月份研究小结
发布日期:2013-01-16   点击次数:    作者:臧斌  来源:

  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的学习,应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实验、猜想、归纳、证明、探索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它明确了数学教学对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作用和价值,同时也对初中学生应具备的推理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教学,从而达成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目标呢,结合多年实践,笔者以为,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自然融合推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与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虽不对立,但决不是“一码事”知识与技能,只要学生“懂了”、“会了”、“熟练了”就可以获得,而学生能力形成是一个缓慢过程,甚至有迂回和曲折,它需要学生获取启示,“悟”出
规律和思考方法,这种“悟”必须在长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才能达到.所以,作为教者要精心安排教学活动,创想、讨论、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索的“快乐”,激发学习潜能.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尽可能完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归纳、验证”的推理活动过程,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归纳.让推理能力培养自然融合于这样的过程之中.
学生数学推理能力不能“传授”,更不等于“接受”,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整个数学教学过程.
        二、把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内容之中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程内容,为教师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提供了最好的“素材”,作为教者应充分认识课程内容的价值.首先要认识“空间与图形”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平台,但不是“单一平面”.初中数学课程各个领域都为发展学生推理能力提供了广泛的素材.这就为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拓展了更多的空间,教者应充分意识,抓住机会,从而自觉地在新课程内容的教学中,渗透推理能力的培养,并落实于教学内容的“点滴”之中.例如在《数与代数》教学中,
计算要依据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具体体现为“法则”、“公式”运算律等,所以数学运算中,往往就存在推理。
        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往往隐含着一定的规律,因此,寻求探索这些规律的过程,实质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其实在《统计与概率》中也有很多素材,可以很好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空间与图形”部分更不必说.这对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教师要充分重视整个数学课程内容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并将其“价值”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四、创设最佳背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设计,创新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途径,具体到数学题的设计上,就是要尽可能创设最佳的问题背景,从而使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就问题的形式来说,开放性、探索性问题,可以让学生多猜想,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这样的问题可多设计.就问题的结构来看,也要创新.例如:在几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传统问题结构进行改编,比如改完整的题设条件,为先条件添加再推理论证.可以改完整的题设条件为有意漏减条件,然后让学生带着残缺条件进行推理探索.让学生在推理中去发现矛盾,从而培养学生严密的演绎推理能力.
        
教师要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数学科相对于语文学科,较为枯燥乏味,更有挑战性.因此,让学生喜欢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是关键所在.教者怎么办?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课标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来设置问题,善于提炼、收集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既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价值,又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让他们感兴趣.他们潜在动力就会爆发出来,他们就会积极去尝试、去探索.他们就会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有学习、有推理,从而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进一步拓宽了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渠道.
        
五、培养学生推理能力,要循序渐进,体现梯度
        
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过程,它需要不断的积累.教学中,要有耐性,更需要长期呵护.就初中课程而言,数学推理主要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两者既互相联系,又体现梯度.一般来说,合情推理培养相对容易,演绎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要获取数学结论,应当经历合情推理——演绎推理过程,这个过程就体现了由合情推理发展到演绎推理的梯度.因此,新课标对初中学段学生推理能力提出了分段要求.初一学段,侧重合情推理,初二、三学段发展初步演绎推理.教师就应针对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认知水平,在适当学段体现合理层次和梯度,实践证明,教师只要认真领会课程编排的意图.循序渐进开展,学生学会推理能力,就会得到最好的培养.用演绎推理方式去证明,从而使学生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使学习演绎推理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从而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总之,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彰显着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只要教师积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法,创新方式,努力实践,一定会实现课标目标的达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