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成果>>个人研究小结
3月份研究小结(蒋惠珍)
发布日期:2013-03-26   点击次数:    作者:蒋惠珍  来源:
打造“简约高效”的数学课堂                       
当前的数学课堂,很多都是天衣无缝的教学设计,绚烂多彩的情境创设、眼花缭乱的媒体课件、热闹非凡的小组讨论……这似乎是每一个数学教师所追求的完美的数学课堂。这样的数学课看似热闹精彩,但学习效果却令人担忧。由此可见,数学课堂应当理性回归,追求简约高效,这样才能彻底解放学生,让学生学得更实在,从而获得真正的发展。目前,“简约高效”的数学课堂成为了大家共同的理想与追求。如何“寓丰富于简单之中”?这也是我们最需要思考的。具体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简明清晰的教学目标。
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40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自从新课程实施提出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可细化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四个方面后。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看点”,在例题与习题上大做文章,挖掘数学内容之外的东西,人为地添加许多非数学的教学目标,造成表面上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不知要学什么。我们应该明确在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理应处于三维之基,而“情感与态度”是伴随着知识能力的掌握、反思、批判和应用所实现的个人倾向性的提升,是一个隐性、渗透性的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简约,凸显数学教学内容,切忌“广而浅”,要“精而深”,抓住核心概念、原理。数学的本质是:求简、求真、求美。让学生清晰地领悟到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之后,才能保证数学课特有教育功能的发挥。这样的课堂,才有“数学味”可言,才能体现数学本色。
如四年级“加法运算律”这节课,学生从主题图中获得信息后,是否要让学生自己提出研究的问题呢?虽然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运算律的过程。倘若让学生提问既会冲淡主题,又浪费了时间。
二、“少而精”的教学内容。
一节课传授的知识点不宜过多,这样学生容易掌握。可以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精简浓缩、重组教材,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教学。但在教材的重组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思维。在教材的挖掘上更不宜过深过广,切实把握好一个“度”字。用材要“单而丰”。“单而丰”表面看素材单一,但实质内涵丰厚。用材“单而丰”主要表现在一题多解,一题多改,一题多议;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层层有“意”,层层亦有“义”。如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大小》一课,充分挖掘6张普普通通的扑克牌的教学价值,将材料的利用与教学的环节紧密地结合起来,分层使用,把同一个材料用足了用透了,做到了一材多用,小材而大用,达到了材料的最大利用率。教学资源不在“多”而在于“优”。
三、精炼而实用的教学过程。
学习应是简单的事,因为只有简单的东西才更容易被人接受。数学课就该让学生觉得快乐而简单。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我们没有必要将教学环节设计得“峰峦叠嶂”,也没有必要设置许多的学习障碍或陷阱让学生去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安排教学方法,以追求实效,做到有效组织,活而不乱。所谓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突出教学内容的主干,精心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并注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简约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清晰的,扎实的,易于理解,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
学生自己学会的“会”和老师教会的“会”是不同的。所我们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合适的学习时间、有效的学习机会。凡是技能都必须要训练的,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必须要学生反怎么的练习。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多思、多练、内化知识。简约的课堂我们要做到三不讲:学生会的我们不讲;学生能学会的我们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我们不讲。在短短的40分钟内我们讲易混、易错、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的、想不深的、想不透的;讲学生解决不了的。
例如在教学《认识周长》一课的教学目标就很简洁,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认一认、指一指、描一描、算一算、量一量、辨一辨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周长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而对于情感目标则寓于认知过程之中,养成了积极向上的态度,引发了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数学思维走向灵活、深刻,数学知识的深度建构自然形成。
四、简洁而富有魅力的语言
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她,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数学提供了一种精确简洁通用的科学语言。数学语言正是以她的结构与内容上的完美给人以美的感受”。这种美有时毋需用言语去赘述,只能用感觉去体验,去感受。教师在课堂上就要科学地向学生传递这种美。教学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它的功能和作用是任何传播手段也取代不了的。“话不在多,到位就行”。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准确规范,简洁明了,字字句句都要给学生以明亮清澈的感觉。学生通过教学语言能探知教师的思维进程,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体验到思维过程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语言精炼的课堂也才能让人体会到简约课堂所具有的独特神韵。
1、提问时所采用的语言一定要导向明确,避免引起学生的思维混乱,造成答非所问的局面。
2、过渡时的语言一定要自然流畅。
3、归纳时的语言忌讳冗长繁琐、罗嗦重复,应力求简明扼要,提纲挈领,使所学知识能够系统化、条理化。
4、评价时的语言要是非分明,真实坦诚,恰到好处。教师切不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给学生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而应该明确指出“是非”、“对错”、“好坏”,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同时,课堂提问或追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在课堂应让每一位孩子都获得成功的体验,给每一位孩子平等的机会,当问到一位不举手的学生,学生很直接地说不懂,老师应该耐心地帮这位同学解决问题。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一位学生总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这位学生心服口服。错误也是一种美丽的,多给孩子一次机会,有效的提问与追问为本节课预约了精彩。对于潜能生,我们要真诚地欣赏他们,等一等,纠错水到渠成;等一等,精彩就在眼前;等一等,成功就在那里。
教学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对于激励、唤醒、启发、调控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不断训练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做到言有新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有位哲人说,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简约高效的数学课堂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境界,需要我们不断积累,需要我们用“思考和行动”来落实,用“实践和反思”来提升。让数学教学于简单之处见深刻,于平常之处展博远,只有回归了简约和高效,数学课堂方能尽现其无穷的魅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